【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小學教學帶來了變革的契機,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進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有著重大的影響,它改變了過去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解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困難,增強了小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教學 影響 應用
【課題項目】信息技術支持下轉變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編號:FZ2017GH071)。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36-02
數學是一門具有邏輯性和開放性的一個學科,也是學生進入到高等學校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幫助小學生學好數學打好基礎是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陳舊,忽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為小學生年齡小,不具備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往往在課堂上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以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很容易讓小學生在離開教師安排和指導之后,對數學的學習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去下手,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時候不會運用從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這種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缺失,也容易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對各種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大的危害。
(二)過度重視學生考試成績,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過度的關注學生每次的考試成績,并把成績當成檢驗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掌握程度最重要的標準,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很多數學教師也知道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互動,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利用所掌握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數學問題,幫助學生在自我學習和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并能夠實際生活中應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得到數學活動經驗。但是在應試教學的背景下,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意或無意的避開以上這些活動,注重對考試內容的教學,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放到次要地位。這個問題由社會大環境造成的,教師有時也是身不由己,讓教師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三)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創新
很多小學數學教師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并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情況的變化為教學方式注入新鮮因素。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影響著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和發展,也降低了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如果過度的采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對教學方式進行改變的話,很容易造成培養的學生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起不到現代教學的作用。所以,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是當今小學數學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四)忽略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數學題目的題干在逐漸增加,這就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出了挑戰。尤其是在應用題當中,學生如果對數學閱讀能力差的話,基本上從應用題給出的條件中找到題目的正確結論。在如今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數學教師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沒能夠引起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沒能夠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這是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學生。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產生的影響
(一)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數學是一門枯燥抽象的學科,并且邏輯性很強,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在采用信息技術之后,把課本中的抽象的知識點可以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這樣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采用信息技術之后,減少了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時間,可以讓教師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教學當中,這樣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能夠幫學生提升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學生也能通過多媒體上的課件自主的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分析,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突出教學難點重點,降低學習難度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形象具體、聲音圖像結合、動態和靜態結合的特點,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的生動具體起來,讓學生能夠對知識點有直觀的了解,能夠更好的理解教師難以講明、不好理解的內容。這樣就幫助教師在課堂上實現對難點重點的精講,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點,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得平時教師難以講解,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讓學生輕松的接受。
(三)轉變教育觀念,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
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后,不僅增加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資源,還把過去沉悶的數學學習環境變得輕松愉悅起來,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改變了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建立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改變過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組織、指導和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升了教學效果。
(四)轉變學習方式,增強學生互助能力和協作精神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建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還可以幫助學生發揮自我教學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之后,可以引起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豐富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在講授新的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提出有關新知識點的實踐問題給學習小組,讓學生分工合作,對問題進行討論總結,教師對各學習小組進行指導及幫助。這種教學方式增強同學之間的互助能力和協作精神,也實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正的交流溝通。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夠幫助教師豐富了教學的形式和教學的內容,還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
采用信息技術后,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用聲音、圖像、動畫等相結合方式直觀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學習內容,快速的形成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熱情。
(二)信息技術以服務學生學習為中心,變輔助教學為輔助學習
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養,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助力。在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上之后,首先教師要確立服務學生學習這個中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并對其掌握。其次,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方案,在教學中注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并予以解決,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教師引導下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的。最后,數學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定義為輔助學生學習,并不是輔助自己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和教師享受便利的同時,實現教學目標。
(三)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自我檢測
改變過去一張試卷判定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把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中來。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查找或者是在學校計算機教師幫助下,針對教學內容設定闖關小游戲,在某一章節講授結束后,學生可以自主的通過小游戲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找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這種方式既可以改變過去傳統考試學生的緊張感,也能增加學生對自我檢測的興趣。數學教師通過程序后臺就能夠掌握每個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并能進行針對的輔導,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結束語
在把信息技術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后,對傳統小學數學教育模式的改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滿足了當今小學數學教學的需求。同時數學教師要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有明確的認知,積極主動的探索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并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創新和理性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孫明莉.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53.
[2]李鳳英.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04):34-35.
[3]曹剛.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6):39.
作者簡介:
劉曉丹(1978.3-),女,漢族,福州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信息技術,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