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平
【摘要】歷史知識是非常生動、有趣的,構成歷史的人物和事件也具有獨特的意義價值。城市中的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媒體、電子圖書館等多種途徑了解歷史,但是在相對落后的農村中學,學生可利用的資源、空間和時間較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通過各種方式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充分發揮教學效益,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農村高中 歷史課堂教學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48-01
前言
學習歷史知識,目的是讓學生對人類的發展史與文明史進行了解,通過對重大歷史事件和偉大歷史人物的認識,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在制定教學任務是以考試任務為主要標準,即按照考試要求,去安排教學計劃。另外,農村地區師資力量分配嚴重失衡,相關教師資源匱乏,學生冷門偏科的情況更為嚴重。基于此,相關學校及教師,應依托有利的教改時機,對高中歷史教學進行系統化、深層化的教學優化。
1.農村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第一,普通高中的不斷擴招,導致生源緊張、生源素質不高等問題接踵而至,特別是普通高中生源素質問題尤為突出。初中歷史也在中考學科之列,但學校對其并沒有足夠的重視,甚至部分農村中學沒有專門的歷史教師,歷史教學也只限于應付考試,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難以習得有效的方法與技能,給高中歷史教學帶來一定的壓力和難度。第二,新課標要求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基礎較差,教師不進行深入講解,學生難以理解歷史知識,因而,教師很容易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這種錯位導致的后果是,學生缺乏深入參與課堂的機會,45分鐘學生難以憑借外在規則約束自己,以至于出現違紀現象,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2.農村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2.1引入多媒體進行教學
歷史課堂教學,是引導學生對過往史實進行了解的一個過程。歷史既具有豐富性的人文故事,也含有枯燥的概念意義。進行教學的一個關鍵是,教學課件與教學器材。傳統的歷史教學課件是由授課教師自己設計編撰的,以文字資料為主,具有一定的主觀意識,對于歷史問題的講解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難以真實的還原歷史場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種情況逐步得到了改善,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歷史教學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技術收集相應的歷史事件資料,直觀地將歷史事件展示給學生,在展示過程中,教師可進行文字講解,以此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北師大選修2第十二課“日益進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學習中,教學重難點是認識交通工具與通信工具的演變過程,對于現在的學生而言,汽車、火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已屬于學生的認知范疇。但是對小船、馬車等古代交通工具就不甚了解,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工具搜集相應的學習資料,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深化學生的理解程度。
2.2應用場景式教學方法
歷史課堂教學,主要是對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的一個敘述過程,授課內容的三大要素即是“人”、“事”、“物”,無論哪一種類型的歷史問題,在學生全面了解這三方面的內容之后,也就意味著掌握了這件歷史事件的核心內容,這三個要素構成的歷史事件,在整個歷史歷程中是一個短暫的過程,但是其影響深遠,甚至能貫穿朝代。學生正確認識歷史,需客觀了解重要歷史事件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事件的起因、過程、范圍面、結果與社會環境的影響,甚至還需揣摩當事人的心態。如此,教師需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料,構建出符合時代背景的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其融入到歷史場景中,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
例如,在北師大選修2第十七課“空氣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學習中,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資本主義國家資本積累,以及出現經濟危機的原因、所造成的影響;正確對待積累資本與經濟泡沫幻滅之間的聯系。無論是掠奪財富、積累財富,還是新航路的開辟等,政治格局的變化和歷史人物心態的變化是有直接關系的,通過這種場景式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對重要歷史事件有全面、精準的看法。
2.3創建自主性學習課堂
歷史課堂教材中,選取歷史事件的標準之一是政治格局的變化。教師在某種情境下,組織學生就某一歷史事件進行深層探討,可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尤其是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制度改革、變法過程,教師可以此為契機,構建自主性教學課堂,鍛煉學生對歷史認識的綜合能力。學生需掌握歷史事件發生全過程以及相應的后續影響,在自主學習活動直至參與辯論,都需遵循這種歷史軌跡并進行延續和發展。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固有資源為基礎,推翻這種歷史結果,通過各種假設進行重新模擬。在此過程中,學生需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搜索和整理相應的歷史資料。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對于歷史事件有深刻的認知,同時,在待人接物上也有所鍛煉,對于農村學生而言,實屬一個良好的教學策略。
結語
通過歷史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社會文明的發展歷程,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不論在哪種條件下,相關教師都需通過各種途徑做好高中歷史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陳益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思考[J].考試周刊,2017(51):161.
[2]杜總吉.農村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淺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7):149.
[3]張帆,梁擁軍.農村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淺談[J].新課程(下),2014(0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