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玉琪
摘 要:水力發電企業作為水力發電站與經濟社會之間的紐帶,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好的發電企業將會更好利用水電站的資源,打造更好的企業形象,創造更大的價值。但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發電站設備老舊、管理水平低下,嚴重影響了電站的正常工作,所以,管理運營好這些水力發電企業,發揮出應有的功能獲取較為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尤為重要。因此,本文致力于探討水力發電企業標準的研究制定與實施,促進其發展。
關鍵詞:水力發電企業;標準制定;實施措施
GE總裁杰克·韋爾奇先生曾說過:“公司最重要的事是將賭注押在我們所選擇的人的身上”。社會在發展過程中也一直在強調人文主義,強調人的作用,企業想要發展,“人”就是其中一個核心要素,任何規則的制定與實施、任務的完成與反饋、方式的創新與改進等都有“人”的痕跡貫穿其中。水力發電企業要制定標準的規定,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員工的創造性與積極性,所以抓住“人”這一核心,從維修、物資管理、安全生產等各方面完善制定水力發電企業標準,有一套相對成熟的管理系統,促進水力發電企業有序有效發展。
1 建立規范化組織機構,制定明確化工作目標
一個企業的良好運營,離不開一個規范化的組織,離不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離不開明確的工作目標。建設標準化的水力發電企業,做好組織內部的經費、人員、票據落實等工作是基礎,想要打好基礎第一步,工作人員是首要保障,成立標準的領導小組、管理委員會,保證企業的人員頂層設計,加之以兼職性的人員作為補充,為建設標準化的內部發展提供良好的組織保障;建設一系列標準化的網絡系統,利用新興網絡為水力發電企業內部的技術發展提供技術保證,需要對工作標準的歸檔口管理部門、管理標準歸檔口管理部門、技術標準歸檔口管理部門等都做出明確規定,提高工作質量。
建立規范化的組織結構還需要制定明確化的工作目標配合。與組織結構管理一般無二,需要建立一個層次分明、邏輯順序清晰、目的明確、有效性強得這一個標準化的目標體系,與組織管理相配合,實現企業的在線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保證監督機制與評價機制在工作運行過程中要保證切實有效,標準符合企業與人員的共同利益,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努力實現企業管理各方面標準的建立與完善,由量變達到質變的這樣一個飛躍。
2 精心規劃,建立企業標準化的運營體系
企業標準化體系算是企業運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企業能夠通過去創建工作現狀、頭腦風暴法、集群眾之力等方法去鉆研分析標準化運營體系中的問題,做到提出問題,精心規劃,得到一個詳盡的企業標準化建設的計劃。精心規劃,建立一個標準化企業運營體系,要做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這樣一個反復斟酌、醞釀、研討,滲入組織管理層,編制出相應的標準化運營體系,經過層層審核、研討、最終確定標準化體系。上下反復回環這樣來配合標準化工作,集思廣益,由下向上層層遞進一些優秀的工作經驗和成果;由上向下,發揮指令,把握頂層建筑,而且結合,缺一不可。
3 深入鉆研,營造濃厚的“研學標準”氛圍
企業標準化制定是基礎,在基礎之上工作就需要去執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標準可辦事。標準是較為嚴肅性,工作人員時間久了容易產生懈怠性,積極性不高,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采取以活動帶興趣、以學習帶提升等多種方式來調動員工積極性,營造一個學習濃厚的氛圍,注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注重對員工標準化工作的培訓。一方面,企業內部開展一些與企業專業相關的活動,以此來調動員工積極性,從活動中發現平時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取長補短,彌補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定期進行講座培訓,操作演示,編制印發一些標準化的學習手冊,頒發部分專業文件材料,以此推動員工的學習性,將標準化深入貫徹落實,并且可加以考核輔助,進一步推進員工的自主學習性,提高企業的標準化水平。以上兩方面都是對員工的要求,企業領導者更應積極主動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共同參與考核、貫徹落實標準,積極宣傳,努力為企業營造人人愛標準、人人學標準、人人掌握并熟練運用標準的良好氛圍而不懈奮斗。
4 嚴格按標準開展生產工作,促進標準有效落地
企業標準發布后,應做到強化標準宣貫,加強執行企業標準意識。通過班組、部門、廠級三個層面的宣貫專業標準,強調新標準的適用性與一致性,并同時廢除舊標準。
4.1 科學管理,標準有效落地
將管理標準流程圖、標準制度采用目視化管理,在視覺上實踐標準化工作。通過班組辦公室、庫房、實驗室、大倉庫以及生產現場開展標準化管理,從管理上實現標準落地。嚴格按有效相關標準執行,特別是相關標準內的“文件與記錄”,嚴格控制日常工作表單出于標準文本,進而部分常用表單信息化,更方便執行與使用,簡化工作處理流程。當出現標準的記錄不合理或缺失時,再進行動態修改修訂,不斷完善標準,使標準成為工作的依據與法寶,從細節上融入標準。
4.2 將信息化深入到標準化管理中
標準化管理作為水電廠管理的基礎與核心,優化各項業務流程,廣泛應用各水電企業。建立多種職能的系統平臺,將各項標準及流程植入系統,努力實現管理制度化、制度標準化、標準信息化、信息流程化、流程表單化,有力地保障了標準的落地。在企業技術平臺上,不斷研究并組建設備多組態系統,將設備分析、運行指標分析、維護分析等在平臺上運作,將各種專業的業務信息化系統作為標準落地的保障,通過信息化保障了標準化,通過信息化有力支撐了標準化。
4.3 實施監督,強化標準執行
在標準化工作一步步的有序推進過程中,積極學習與探索世界先進的電廠管理模式、先進的管理思想,不斷地進行整合優化與實施監督。通過標準化負責人匯報標準執行情況,標準學習記錄與照片,現場工作時明確執行的標準為有效版本等多種形式,強化標準的執行。讓員工認識到標準不僅是生產力,還是我們工作的依據與法寶,工作必須有“標準”可依,有“標準”必依,有“標準”保護自己的辛勤勞動與權益,使員工“有執行能力”轉為“有執行力”。
5 跟蹤改進,完善標準體系,達到高質量、高效率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文化、政治、經濟等的高速發展,企業的標準化運營體系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管理的更高需求,為了促進企業標準化運營體系的升級,重點對生產管理、生產安全管理、物資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進行微小修改,繼續完善標準的內容與四性(實用性、系統性、一致性、協調性),建立健全三大標準體系。企業內部通過開展標準化體系的自我評價(多方面功能檢測)工作,對整個標準化體系在運營中的各個關鍵環節進行充分、合理、有效的檢測,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討問題、解決問題,最后促進標準質量的提升。對標準進行動態更新,及時應用國際、國家最新標準,走在技術標準應用的前沿,保證標準的可執行性及先進性,使標準化管理在水電企業發展中起到重大推動力。
6 結語
標準化的管理從來就不是固定不變的,應該有更高水平的追求。水力發電企業的標準更應該是緊緊圍繞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方針政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企業員工的素養,提升企業標準化水平為重要內容;以增強企業的行業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企業的管理水平為重要內容,盡力達到建設國家電網公司“一強三優”的現代水電廠標準,促進水利發展企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石莉蘋. 國網下屬水力發電企業的發展戰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1.
[2]邱宏志. 基于BSC-GRA的水力發電企業戰略實施效果評價研究及應用[D].重慶大學,2012.
[3]王樂.水力發電企業成本控制與經營管理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42(11):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