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翠
【摘要】隨著新的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要具有生動性、形象性,這樣才更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能夠在寓教于樂中完成課堂教學。而戲劇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夠通過各種表演及情節的創設讓小學生得到綜合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關鍵詞】戲劇教學法 小學 語文教學 應用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055-02
戲劇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不僅可以改變課堂教學死氣沉沉的氛圍,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且戲劇教學法可以把戲劇技巧巧妙的融合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讓小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中得到不一樣的體驗和實踐。
一、戲劇教學法在基礎知識中的應用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非常差,有些教材內容讓他們單純的去記憶,會給小學生很大的壓力和負擔,而戲劇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基礎知識中的應用,不但可以讓小學生從認知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且還能夠為他們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更有利于他們的理解和記憶。
比如說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時,我們的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讓小學生對漢字的一筆一劃死記硬背的話,很容易讓他們在寫字時少一撇或多一橫的,但是如果把這些抽象化的漢字用具體的事物表現出來,那么就會讓小學生的記憶加深。在學習“明”這個字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性的讓孩子們想想太陽和月亮,因為單獨的寫“日”和“月”非常容易,而這兩個星體又是發光體,所以可以利用戲劇教學法來告訴大家,把“日”和“月”組合到一起,肯定會非常的“明”,而這個字就讀“ming”,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使小學生的印象深刻,而且還能夠讓識字的過程充分形象性和生動性。再比如說在學習到帶有“扌”的字時,老師可以舉一些諸如“打、拍、提”等字,讓大家通過這些字的理解去做動作,可以做“打人”的動作,可以做“提水”的動作,還可以做“拍皮球”的動作,這時可以讓小學生自己去找出結論,他們肯定會發現,這些字都是需要通過“手”來實現的,所以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部首“扌”,而這些動作的引導,也是戲劇教學法的一部分,可以讓小學生真正的做到理解和應用。
二、戲劇教學法在閱讀理解中的應用
從當前小學語文歷年來的考試重點來看,閱讀理解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令老師和學生頭痛的部分也正是閱讀理解,而戲劇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戲劇化的加工和演繹,最終以表演的形式把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和主題意旨表達出來,讓小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比如說在學習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狐假虎威》這篇文章時,老師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們分角色的進行表演,讓他們通過自己對各個角色的理解,運用肢體和語言去把狐貍的狡猾和老虎的威武表演出來,尤其是當狐貍在百獸面前的那副洋洋得意的表情,把其狡猾的本質表現得一覽無遺。通過對各個角色的表演和理解,能夠讓小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認識,讓他們知道,狐貍并沒有真本領,只是憑借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這樣戲劇化的表演更能夠讓小學生喜歡上閱讀理解,也通過戲劇教學法去進一步豐富小學生們的內心情感,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戲劇教學法在作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寫作文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作文的構思則是小學生們最為薄弱的環節,他們不知道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更不會把心靈的觸動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而戲劇教學法,則可以讓小學生把作文放在戲劇中去進行創作,讓他們通過各種角色的扮演去找到自己情感的歸宿,可以說戲劇教學法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給小學生一個表演的機會,更能夠讓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使作文寫作更有思想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戲劇教學法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它不僅可以激發起小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而且還能夠通過肢體表演來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讓大家能夠在形象而生動的戲劇情景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幼萍.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8,(02):114+137.
[2]陳延會.情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微[J].華夏教師,2018,(01):60.
[3]陸振燁.“戲劇教學法”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天地,201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