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杰
【摘要】本文作者從語文不容易引起學生重視的實際情況出發,指出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語文情感培養,并對如何實施這種情感培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我們要在語文教學中對語文進行形象化的教學,引導學生去感悟生活,并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語文其本身的特點,建立學生對語文的認同感、接受感,從而使學生重視語文,達到提高語文成績及個人綜合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 情感培養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060-02
如果說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啟蒙,那么小學階段的教育更加重要,即是學生心智、情緒以及思想品德、人生觀、價值觀等等觀點形成的啟蒙階段,情感的教育在小學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情感的教育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忽視的步驟,要在這個過程中做到面面俱到,這就需要我們的教育者能夠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信任和紐帶。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情感培養要以熱愛學生為導向
隨著我國的社會環境在不斷的變化,學校里面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的加重,孩子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小學的情感教育大部分是要在課堂上完成的,老師要把生活的點點滴滴融入到課程中,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各個方面來為孩子做一個好的例子和榜樣,做好帶頭人的作用,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最主要的一點要有一顆寬大的包容心,熱愛自己的學生,把學生當成孩子和家人,要用更多的鼓勵和愛心來引導學生從而進一步的影響孩子,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和思想成長的關鍵階段,愛心的傳遞是相互的,老師的健康舉止直接會影響學生的日常,并且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正面積極向上的能量會不斷的擴大,可以縮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加深情感的培養。
2.善于用情感的表達激發學生的語文情感
有一句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有興趣才會去專研和研究,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要培養習慣和興趣的養成,促進積極的學習情緒,通過學習語文要對文學知識產生一定的興趣,把興趣帶到學習中來,開發學生的潛意識去認知興趣,了解興趣存在的根本,方能夠潛心的學習,這就需要語文老師的細心引導,在語文課上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讓學生去理解課本里面的內容,掌握課本中的相關知識和中心思想,更深一步的進入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在寫作時的內心環境和情感。
3.多用贊美的語言和情感的表達溫暖學生的心靈
老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每一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牽引著學生的情緒,影響了情緒的產生,老師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多多用贊美和肯定的語言和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心 ,能夠走入每一個學生當中,發掘學生內在的優點和缺點,幫助他們發揚優點改善缺點和不足,進而能夠培養學生的特長,也能把外在的要求變化成更高的內在要求,幫助學生能夠不斷的突破自我,不斷的成長和發展,使其在豐富的語文教學中,形成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感情的體驗,因此,老師的贊美對于學生情感的養成是十分重要的,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心態和學習效率。
4.勤于寫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升華
語文教學的終極任務是,提升學生自身的情感表達,并且促進進一步的升華,加強情感的表達,就離不開日常的寫作能力,通過寫作可以把日常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得到表達和抒發,這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和方式,在整個小學語文的教育中,老師要給學生培養一種潛在的意識,即是訓練學生聽寫讀的能力,時刻對于學生的寫作提供引導,在寫作中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提供更多的素材,并且讓學生養成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在記錄一天的活動中也是對寫作能力的培養,學校方面也要定期舉辦作文比賽,激發學生的情感想象,和創作的熱情,把日常的所見所聞躍然紙上,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自身也是一種思想的沉淀和素材的積累,最終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升華。
綜上所述,語文教育在整個小學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情感的培養也是語文教育的關鍵所在,從培養一個人的角度進行,情感的培養是教學任務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積極的情感因素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獲取教學的和諧,實現師生之間真正的和諧對話,在實踐的教學中,老師們要用愛心和耐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多贊揚鼓勵,締造師生之間的深厚情誼。
參考文獻:
[1]陳佳麗.探究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的培養[J].新校園(中旬) 2015(6).
[2]臺君.探討農村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求知導刊 2015(16).
[3]張霏.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上)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