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加強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統籌課程育人、實踐育人和文化育人,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根據《山東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指導綱要》和《英語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教學要貫徹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和交際性的原則,教學方法要得體、多樣、靈活、有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情境教學把簡單刻板的教與學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實境中,讓師生和諧地融合為一體,在歡樂、活躍的氛圍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 英語教學 情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103-01
一、創設學習環境,營造學習氛圍
英語學習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方面:硬環境是指學生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和嘴里說的盡可能多的是英語。讓學生在學習、生活、玩樂場所都可以看到英語。如:校園內的標語牌、宣傳牌、警示牌、教室里的版面、班規和其它布置、名人名言等用英漢雙語。軟環境主要是指學生聽得懂,說得出。這需要教師的主觀努力,去引導、營造環境去創造機會。 如在英語課堂上老師盡量多用英語、少用母語,多采用直觀手段;在課堂外也盡量多用英語,路上打招呼、上下課的問候都用英語;充分利用學校的廣播站播放英語歌曲、英語 小故事、小笑話;經常舉行英語演講、朗誦、唱歌比賽等活動。這些不僅讓學生有機會聽和說,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運用直觀教具,豐富學習方式
直觀教具是創設情境最直接、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充分利用各種教具直接比照英語的詞和句可以縮短英語與所表達事物的距離,加快了教學的節奏。應當注意的是,直觀教學要靈活多變,豐富多彩,教師既要有備而來,預先準備好一些實物或圖片、幻燈片,又要善于臨場發揮,捕捉“道具”。
三、巧設游戲情景,操練對話內容
兒童天生喜歡玩游戲。在對話復習教學中設計適合兒童口味的游戲情景,是寓教于樂的好方法,能幫助教師把單調乏味的復習工作變得生動活潑, 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進行語言操練創造了條件,使學生樂而好學。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采取相應的方式適當地有意識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能使孩子們覺得好玩,從而延長注意的保持時間。
日常教學中,在教授關于人體各器官名稱的課中要求學生要會看、聽和說eye, ear, mouth, nose, head, knee, foot, arm, hand和leg等單詞。為了避免學生們厭倦,就設制了兩個游戲。 游戲一:“快樂大比拼”游戲。讓一組學生起立,其他組的同學監督,教師用由慢到快、越來越快的速度說:Touch your nose/hand…please!學生做出正確的反應。沒有按單詞摸準身體部位的學生被逐一淘汰后坐下,堅持到最后一個的學生為優勝者。
游戲二:“我是小小美容師”游戲。教師在黑板上按參賽者人數,畫若干個沒有五官的人頭,教師每念一個單詞,參賽者用粉筆指出其位置并標上序號,教師在標出序號的位置上畫出該單詞所表示器官的簡筆畫,直到完成整個頭型。 如果學生指錯了位置,則會出現五官挪位的喜劇效果。 學生們一方面覺得有趣而氣氛活躍,笑聲頻頻,一方面為了獲勝而努力把握每一個單詞。此外,編唱英文歌曲、表演英語課本劇等游戲也能起到鞏固所學的良好作用。
四、適時引導實踐,鞏固學習效果
學英語課時少,時隔長,這對缺少英語語言環境的中國學生來說很不利。 在教學中,盡可能地創造一些條件,別讓學生們的口、眼、耳、手閑著。 首先是給全班學生各取了一個英語名字,并要求他們不僅在英語課堂上使用,在課外也盡可能多加使用,這不僅增加了他們的口語練習的機會,而且使他們對這種語言有身臨其境之感。 其次,充分利用現代化電教設備,使學生多看、多聽,獲取最大的信息量。 第三,開辟英語教學的第二課堂,舉行諸如英語手抄報、英語書法比賽、“金話筒”英語演講比賽等等,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多說、多看、多聽、多練。
情境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并不是孤立地分開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科學地創設各種各樣的情境教學能達到讓小學生想學、樂學、善學的目的,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總之,小學英語教師要不斷練就自己的教學技藝,爭做英語教學道路中的探索者和領路人,使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綻放它獨具的魅力,從而更好地打造小學英語教學的優質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
孫欽云,女,1984年6月出生,執教于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浮來春小學,本科學歷,專業方向是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