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雙博 葛媛媛
【摘要】本文在殘健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基礎上,結合以往的輔導員評估體系,分析了輔導員在文化教育中班級文化建設上的重要作用,提出將班級文化建設納入輔導員工作評估體系的構想。
【關鍵詞】殘健融合 班級文化建設 輔導員 評價體系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評價協會課題,課題編號PJHYZD17083。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85-01
隨著習近平主席對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觀點的提出,各高校越發重視文化建設。我校是從事殘疾人職業教育的高等專科學校,在“殘健融合”教育模式的大趨勢下,本著讓殘疾人融入社會、讓社會接納殘疾人的原則,讓殘健學生增進溝通、相互促進。在文化建設的要求既迫切又嚴峻的背景下,對輔導員的工作評估就應該將班級文化建設納入評價指標。本文旨在結合課題“殘健融合下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研究——以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來探索文化建設在輔導員評估體系中的參考價值。
一、殘健融合:班級文化建設對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我校是招收殘疾人的職業高等院校,那么在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無疑增加了針對殘疾人特殊狀況的工作內容,主要體現在面對殘疾人工作方式的創新性上,也體現在更多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上。在殘健融合的職業教育方面,對于學生社會道德、職業道德等文化層面的培養也是輔導員工作的內容。文化足以對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影響。所以,推動文化建設和發展,是提升民族整體精神境界的必要舉措。建設班級的文化,利用文化熏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修養等方面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殘健融合:班級文化建設對殘健學生的重要性
當代高職的學生不可避免一些問題:其一,健全的高職學生大多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沒有積極的動力,也沒有適合的學習方法。對身邊的事物不重視、不珍惜。沉迷于網絡。其二,殘疾的高職學生多數存在自私心理,過分看重個人利益得失。加上各方面給予他們的幫助使他們產生了理所應當的心理,缺少自立意識和感恩之心。這些問題多數來自生活中的文化環境,并不是通過幾堂德育教課就能夠改正的,他們需要在生活中確實的去經歷、去體會。文化氛圍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榮辱觀、價值觀,我校殘健融合的教育形式,更需要通過文化的建設去教育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殘健融合:輔導員工作評估體系班級文化建設的缺失
工作評估也可理解為考核評價,是按照工作要求或績效指標用科學合理的一套辦法,去評判輔導員的工作效果、工作職責踐行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以此來考核輔導員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綜合以往的評估體系,存在著一些主要問題:其一,考核視角片面、考核反饋片面。在輔導員工作中最為關鍵核心——學生并沒有加入評估體系,片面視角會導致評估結果不能突出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成果。考核反饋的片面也忽略了輔導員工作的特殊和復雜,會導致輔導員崗位流動量大。其二,量化工作指標考核輔導員工作,只重數量不重質量。這種評價模式也促使輔導員將工作重心放在行政工作上而非文化建設上。輔導員肩負學生的思想工作,關注幾百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狀態,有時還要擔負教學任務、科研任務等,評估往往看到的是輔導員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工作對于學生的教育卻沒有實際作用,學生的思想狀態依舊模糊不清,文化建設依舊朦朧不明。
四、殘健融合:亟需將班級文化建設納入輔導員工作評價體系
綜合來看,輔導員對于學生思想上的指導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成效的,需要有效的手段和時間的積累,而良好的方式積累下來就將變成優秀的文化。良好的班級文化具有導向功能、凝聚功能、約束功能和熏陶功能,有利于學校的發展,更有利于對學生的培養,能夠對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乃至思想狀態都起到穩定提升作用。這是一個長久的工作,不是眼前一個環節的工作內容能夠衡量的。所以單純從工作的量來考核輔導員的工作不僅不能提升輔導員工作上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工作上的創新,更不利于學生的教育。所以,在職業院校中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勢必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環節。雖然高尚的道德與和諧的精神層面的心態文化并沒有切實準確的評價依據,但是,班級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文化,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是否形成了良好的行為文化,這些是能夠通過物質作品、實際行為表現、學生的日常量化考核結果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是可以用于輔導員工作評估的重要參考。
作者簡介:
許雙博(1986.02-),女,漢族,遼寧沈陽人,本科,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輔導員。
葛媛媛(1986.09-),黨員,女,漢族,遼寧盤錦人,研究生,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