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摘 要:城市社會動員問題一直是學術界較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一個國家的政黨的社會動員能力直接與其整體影響力有關,社會動員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曾經發揮巨大的作用,本文將對建國初期的城市社會動員機制進行研究,期望能夠有所發現。
關鍵詞:建國初期;城市;社會動員
建國前乃至建國初期,我國的社會形勢比較混亂,中國共產黨能夠在如今混亂的情況下讓中國人民更加團結建立新中國,與其獨特的社會動員藝術密不可分,在一窮二白的狀況下,帶領中國人民重整河山,并且我國在面對天災人禍與疾病侵襲下,也表現出了比較完善的城市社會動員能力,本文試圖對建國初期的城市社會動員機制進行研究分析,希望能為社會動員的學術研究做出貢獻。
1 社會動員的定義
社會動員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社會影響力,是人們在長久持續的社會因素影響下建立的價值觀與民族觀,社會動員是一種發動人民,幫助人民找到革命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國的社會動員能力多是體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議與抗震救災等活動中。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動員所承擔的任務是逐漸變化的,例如在革命戰爭時期與建國初期的社會動員形式就是將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進行革命斗爭,堅定必勝信心,跟隨黨的領導,建國初期的社會動員主要任務變成了進行社會的建設,來滿足人們對于美好家園的向往,因此社會動員就變成了如何調動廣大人民的生產積極性與建設積極性。
2 社會動員的種類
首先社會動員是通過傳媒為介質進行傳播的,例如新聞、廣播、電視等形式,這種動員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這種通過傳播媒介進行的社會動員往往不是某一個人所能操作的,有時甚至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由于參與動員的媒介的特殊性,使得傳媒動員具有自身的特點。一是迅速性。傳媒動員瞬息即至,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通過傳播媒介,全球的觀眾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同步知曉,因此這種社會動員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其影響也是空前的。二是即發性。人們通過傳播媒介接受信息,有時迅速波及全社會,這往往是人們始料不及的。三是 易變性。傳媒動員的內容處在經常的變動之中,而且形式上也是千變萬化,生動活潑,使人耳目一新。四是刺激性。由于傳媒動員的內容和形式的迅速易變,為了加強動員的效果,人們在利用傳媒動員時,往往增加了傳播的頻率和幅度,增加刺激度,努力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競爭動員的方式,通過制度和組織的形式進行評估交流、獎懲、比較等方法的動員形式被稱之為競爭動員,任何社會體制都必然存在競爭,競爭動員需要自身按照社會下的標準進行評估,通過積極參加來創造條件,通過公平公正來吸引人們的參與熱情,競爭動員中包含拼搏與分動的競爭,競爭推動進步,另外參與動員是是通過人們親自參與本單位和社會的教育、社交、管理等活動而進行的動員,鼓勵人們參加組織的活動來扮演自身的角色,實現自身的價值,參與動員通常有廣泛性、現實性的特點,努力去實現完成自己的想法,是每個人個體的內在動力體現形式之一。
3 建國初期城市社會動員體制
在建國初期逐漸我黨逐漸接管和恢復城市的工作中,毛主席曾經提出的方向和思路首先是要善于學習如何進行管理,進一步的將城市建設的更加沒有,第一時間建立并培養更好的各民族干部來恢復城市正常運行,動員城市的人們積極參與建設,組織學習提高城市動員能力以及建設水平的會議,抓緊時間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問題,將城市的商業活動以及工廠生產等盡快建立完善體系,利用社會所有的可用人才,并且最新接管的城市通過軍事管制的方式來進行,同時在城市內進行中華人民解放軍的布告宣傳,建立城市社會體系必要的工會、學生會等組織,鼓勵城市內學生以及人民積極歡迎人民解放軍,并且嚴格要求解放軍部隊恪守紀律,基于城市社會動員比較著名的知青下鄉運動,雖然人們對其褒貶不一,但不得不說對于當時的社會發展還是一定正面作用的,通過鼓勵組織受過一定教育的年輕人從城市來到鄉下參與勞作,從而幫助新中國的建立,直至1977的高考恢復,下鄉的知識青年紛紛回到故鄉參與考試,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
隨著城市的經濟與生產逐漸恢復,慢慢開始進行高等院校的調整計劃,以及對法律法規的完善工作,例如1950年就強調了婚姻法中的“一夫一妻”制度,鼓勵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思想風潮,增加婦女們的政治參與意識,針對原先在革命期間的婦女洗衣隊等組織,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婦聯,從而幫助傳統的女性建立新的思想觀念,宣傳男女平等的觀念并動員人們積極接受,此外對于黨內的干部領導也創辦相應的組織學習,在此基礎上進行對干部的整風運動,改變干部工作作風以適應新的時代到來,較為矚目的就是1952年毛澤東指出的全國“三反五反”運動,在此運動中,各城市的黨組織積極動員人民群眾的力量,提倡團隊建設,堅決與惡劣的資本家作斗爭,更是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于黨政制度現代化與政治發展協調的基本認識。
4 結束語
在建國初期的所有大規模城市建設和變化,都與社會動員息息相關,大規模的社會動員和廣泛群眾的參與是讓我國快速發展的基礎條件,社會動員不僅僅是政黨發動人民群眾的政治活動,同時也是政黨與人民群眾共同為這個國家的建設的發展做出努力的紐帶,也是體現中國共產黨在人民心中影響力和地位的險要特征,為我國建國至今近70年時光的告訴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郇玉.中國共產黨社會動員研究[J]上海外國語大學2017(05)
[2]彭紅波.中國轉型期的國家動員研究[J]中共中央黨校2013(06)
[3]甘泉.社會動員的本質探析[J]學術探索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