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是教育的核心內容。以“愛”支撐起來的師德師風,是教學成功的保證。師生之間的互相關愛,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是良好的師德師風的具體體現。
【關鍵詞】愛 教師 師德師風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161-02
自1996年8月從教以來,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我有太多的感慨,我越來越感覺到“愛”是教育的核心內容。以“愛”支撐起來的師德師風,是一名老師教學成功的保證。這里就“師德建設”談個人的膚淺的認識。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互相關愛,是教學成功的保證。
《走進新課程》中有關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談到: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于建立充分體現著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倫理關系,同時本次課程改革應追求一種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新型的良好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它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它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和靈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種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說過如下一段話:在學校當了若干年的教師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學生丟臉,也能讓他們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
教學的成功與失敗,老師是決定性的因素,作為教師應與學生平等交流,任何時候都不能凌駕于學生之上,這也是在“師德建設”中所必須做到的。
二、對學生真心的關愛,是得到學生尊重的前提。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千百萬教育工作者從客觀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基本的行為準則。熱愛學生本身是巨大的教育力量。深刻地影響著育人的效果。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架起師生間情感的橋梁,才能充當好“學生的知心朋友”的角色。熱愛學生就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關心其各方面的成長。
對學生的關愛,還要注意在班級營造互相關心愛護的氛圍,讓每一位學生不但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也會時刻感受到來自同學的關愛。送走2004屆,我接手了九年級六班的班主任工作,從一開始我就注意這種氛圍的營造。注意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愛心。在印渡洋地震海嘯捐款活動中,班級的捐款數目居年段首位,在為學校康偉忠同學的捐款中,大家更是自覺主動。其他為惠安縣修繕文廟的捐款,學生更是形成了自覺行動。記得2005年春季,班級的陳亞尾同學的媽媽不慎從樓頂摔下來,事發當天,班級的男女同學就自發組織到陳亞尾家看望,許多同學都流下了同情的淚水,一些同學更是全程關注,一直到陳亞尾媽媽的后事料理完畢。所有這些都使陳亞尾能真切地感受到來自同學的關愛,我想也正是因為同學的這份情這份愛,才讓亞尾早日走出陰影,并盡早返回了課堂。
全國師德標兵,上海市尚文中學黃靜華老師就能做到“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 。并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我想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學習這種精神,讓每一位老師都擁有愛心,這應該是師德建設的核心。
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是從事教學的思想基礎,也是不斷前進的動力來源。
本著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愛,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也緣于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執著,二十二年來我一直堅守在惠安縣小岞鎮這一偏遠的海島。這期間的坎坎坷坷,尤其是來自市場經濟的誘惑,如果不是執著于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愛,我想我是不可能堅持到現在的。
也正是執著于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我從來不計個人得失,一切聽從學校的安排,無論怎樣的班級,只要學校工作需要,我都能樂意地承擔下來,并盡心盡力地去管理,努力把班級管好。二十二年來我擔任了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每天朝五晚九,天沒亮就跟學生同時起床,檢查學生的早操情況,白天一整天全程跟蹤,晚上一直到晚自修過后,還要到學生宿舍去巡視一遍,有時忙到十一,二點還不能休息,但我并不覺得累,心中有著牽掛反而覺得踏實。著名特級教師汪繩祖說:“認真對待每件工作,盡力做好每件工作,不要忘記:業績=平凡工作。”雖然我沒有什么大的業績,但我會活得充實,實在,無怨無悔。
課改進行到今天,重提師德師風應該更有它的現實意義。用“愛”支撐起來的良好的師德師風,也一定是教學成功的保證。
作者簡介:
羅江紅,男,1969年9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中學語文一級教師。1996年8月到小岞中學任教,從事班主任工作18年。1999年9月被評為泉州市優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