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秀梅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型人才培養發展戰略。我國的教育工作堅持在實踐中探索現代教育工作,堅持三維立體的培養理念,在自我發展中變革。其代表是現代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在不斷的相互轉換,教育模式的創新與探索,課程開展新指導的競技精神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主要表現,職業高中的體育教學實踐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高職教育不斷探索新體育教學的模式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比賽教學法 高職體育教學 應用要點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187-01
引言
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及受教育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在當今社會,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們越來越能體會到體育運動對生活的重要性。但當今社會的人們對網絡的依賴越來越嚴重,交通的不斷便利,使人們在生活中的運動時間占比越來越小。據相關資料顯示,高職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呈下滑趨勢。各大高職將體質測試的成績和獎學金、畢業相掛鉤,足以證明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的重要性,已經引起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鍛煉的習慣,提高身體健康的整體水平,激勵學生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為祖國健康的工作50年。因此,職業高中體育開展比賽教學意義重大。
1.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只注重體育技能的培養,忽視體育教學的內涵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許多職業高中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都存在只是注重培養體育技能,而忽視了體育教學原本含義的現象,其中的一些學校認為,只有專業教學課程才算是重要課程,是學生應該學習的,體育課程完成不被重視,這也就無處可談體育教學的內涵了,另外,職業高中也是將考試課程放在教學首位,以學習正課之名對體育課進行縮減,長此以往,學生漸漸失去了對體育課的興趣,進而導致體育課的內涵無法顯現。
1.2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認知能力較差
眾所周知,職業高中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結構體系,與普高學生相比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習和認知水平也相對缺乏。上體育課的時候,很多學生參與都是為了應付課程需要,沒有積極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沒有切實關注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導致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指標明顯偏低。
1.3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難以摒棄
各大職業高中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部分院校效果不是很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更傾向于技術,一再強調動作的規范性,從而忽略了掌握技術的過程也是鍛煉身體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沒有落實;不注重因材施教,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和身體差異;只注重課堂的教學,反而忽視了課后的鍛訓練。雖然在課后留了作業,但是并沒有做到課后監督和課上的檢查,草草了事,導致課后訓練的效果不是很明顯。體育教學的價值并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也應該與職業高中的體育教學改革同行,走出傳統教學模式的陰影,剔除陳舊、死板的教學理念。可以說傳統的教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職體育教學發展和進步的步伐。
2.比賽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2.1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
只有籃球比賽者與籃球比賽觀看者都知道相應的籃球規則,才不會出現紅牌下場、觀看人只是看熱鬧的現象,最終籃球比賽才能順利的進行。對于剛剛接觸籃球的人來說,學習籃球規則是一件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在加之他們之前并不了解這些規則,所以學習起來并不是很順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而假如將比賽教學法運用到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模擬比賽中給學生講解關于籃球的相關規則,同時還可以指出學生不正確的籃球動作技能,幫助他們及時改正,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學生可以輕松學到各種籃球規則。當然籃球結束以后,會分出勝負,而學生們都想贏得最終比賽,有時候為了贏得比賽他們就會不顧及各種規則要求,但是教師提前說明規則,一旦團隊有人違規,整個團隊都會受到影響,這樣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就會謹記教師所說的各種規則,并且在比賽中嚴格執行這些規則,這樣他們最終才更有可能贏得比賽。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各種籃球規則,并且在籃球比賽中對這些規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應用。在籃球比賽過程中,籃球比賽規則對籃球運動員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團隊中只要有一個隊友違反籃球規則下場都會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表現;不管學生的籃球技能多么熟練,只要他們不懂籃球比賽的規則,就很容易違規,從而被罰下場。當然教師只是簡單的講解籃球規則,學生也只是簡單的聽一聽,并不能真正的記住和掌握,只有在籃球比賽中,既能檢測學生對籃球動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又可以檢測學生對所學的籃球規則的掌握情況,同時在比賽中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籃球技能、籃球規則的認識。
2.2以競技體育為教學資源,補充課前預習資料
競技體育的相關視頻資料是補充教學資源的重點內容,但是體育教師不能完全交由學生自己理解,而放棄了教學引導的積極作用。為此,本文建議將競技體育項目的視頻資料作為課前預習的學習資源。當學生觀看相關學習資料之后,在課堂中由教師進行統一講解。讓學生在觀察比賽視頻之后總結相關問題,在課堂上向體育教師提出,然后由體育教師詳細闡釋,才能更加有助于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這樣的教學流程中,相當于利用競技體育的比賽視頻形成了翻轉課堂的教學結構。進而規避傳統教學模式中時間比例并不充裕的弊端,從教學空間與教學時間上發揮出“課賽融合”模式的體育教學優勢,突出比賽視頻教學內容的最大利用率。
3.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的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學要落實比賽法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并且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牛佐權.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比賽的教學模式研究[J].才智,2014(28).
[2]丁創歆.論體育比賽在高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旬刊,2009(3):211.
[3]朱文泉.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比賽的優點和實施方式[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