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聲紅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目是培養學生識字、看書、作文能力,歸納起來是培養能力搞好自學,狠抓作文破難關。當前,新課程強調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老師是為學生學習服務,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在課堂上,師生關系是平等,老師要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完整而又充滿活力人,要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對于學生提出問題,要認真傾聽,即使個別學生問題有明顯錯誤也要積極幫助,而不是嘲諷,要充分保護學生自尊心和求知欲。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對學生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喜悅與被尊重快樂,進而養成好習慣。對于學生各種奇怪想法,老師要客觀耐心地引導學生,同時營造出發主平等,寬松和諧教學環境,學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真實想法。
1課堂教學主導人物一定是老師
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老師指導不得力,學生活動就帶有很大隨意性,真正意義上學習主人就難以實現。這段話精辟地論述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導功能。要保證學生學好語文,評價必須把“老師主導”作為重要內容。評價老師主導作用主要看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老師要有評價教材處理能力。任何一種教材都有它編寫目和編寫體系,落實到每一冊、每一單元或每篇課文都有著相對獨立教學任務。課堂教學評價首先要看老師對教材(每篇課文)是否有透徹理解,所設立教學目、要求是否與《課程標準》相符,是否與學生實際情況相吻合。教學中,要評老師引導學生學什么,達到怎樣學習目。其次要看老師教學設計是否合理科學,對教材重點、難點處理是否得當,整個教學過程是否完整,教學環節、結構、時間分配是否合理。
第二,領導是評價教學方法。評價教學方法主要看三個方面。一看老師是否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這就涉及到電教手段、教具、學具利用是否合理、科學,老師創設情景是否有吸引力等。二看老師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思想感情,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打好語文基礎,形成語文能力,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三看師生雙方在教學中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一、農村小學教學環境優化。
2老師與教學方式方法
第一,平常要組織學生在鮮活生活實踐中涉獵相關語文資源,還要求組織學生利用圖書館和其它學科知識獲取相關資料,再組織學生親身參與,課文所涉及種養殖活動和風景名勝游覽等,并寫好觀察日記等,積累語文經驗。
第二,寫字是語文學習關鍵。如果寫字不過關,就會直接影響學生讀寫能力,從而嚴重挫傷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如字詞學習,學生要把文中含有生字詞語找出來,該讀讀,該寫寫;概況課文主要內容或故事梗概,讓學生先寫在本上,然后再相互交流。剛開始學生可能由于表達能力不強或膽小,直接說不好,所以事先先寫出來,這不僅讓學生成為了學習主人,去獨立思考,也訓練了學生說寫能力。在進行文本分析時采用說寫恰當結合,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就會從良好學習習慣中獲益,聽說讀寫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第三,老師在創設問題情境后,要留給學生一段等待時間,讓學生明確“問題”到底是什么,其目是什么,由問題到目應掃除哪些障礙,要聯系到哪些已有知識。學生明白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問題。在這段等待時間里,學生可以分組討論,以使學生明確提出問題努力方向。等待時間,應由問題難易程度以及學生對問題熟知程度而定,提出問題機會,也應均等地分給學生,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提出中來。應盡量讓學生提出問題,因為學生提出問題過程是鍛煉學生問題意識重要階段,由學生提出問題就可以看出學生是否真正把握了問題特征。學生若能提出高質量問題,則說明學生已把握了問題真諦,
3在課堂上在讓學生們會自己閱讀課文
第一,研究性閱讀把閱讀材料看成一個信息集,通過識碼、解碼、編碼達到對它有效理解與把握。因此,要求學生們圍繞閱讀目和提出問題,獨立自主地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篩選、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也就是過濾次要信息,篩選主要信息,壓縮有用信息,使無序信息條理化、隱性信息顯性化,把信息原碼重新組合加工,衍生出新信息。所收集信息,既包括已學習過課文,又要注意向課外擴展。
第二,閱讀是讀者獲取信息一種手段,要關注是語言表達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什么是重點信息,如何闡述、擴充關鍵信息等等。老師這些指導是幫助學生們了解進一步收集信息大方向,通過寬泛收集信息與初步加工,幫助各學習小組明確進一步學習視角與主題,這個主題選擇源自于學生們特定興趣與感受。面對海量信息資源,老師要引導學生們將各自收集資料加以歸類。在歸納整理過程中,發展學生們整理、歸類信息一般能力在提取素材本質屬性過程中,提供了發展學習者抽象、邏輯推理等能力可能。
綜上所述,我們除了教會學生們對不同課文采用不同學習方法外,還教學生們通過對重點詞或重點段落理解來理解文章內容,還教會學生們通過對重點詞句或重點段落理解來理解文章內容,還教會學生們給文章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等。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還要經常組織學生聽朗讀,包括老師范讀和錄音范帶,看一些優秀電影,多在圖書館看書,我出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小學生模仿力和記憶力是非常強,在他們聽與看過程中,會在頭腦里形成一個榜樣,從而更好地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不同語言表達方式,學會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觀點,抒發自己情感,使語言表達和個人自身建設得到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霞.淺談新課程下小學語文教學創新[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1(4).
[2]陳潔.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創新[J].新課程(小學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