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宏
【摘要】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本內容之一。然而,因為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所以對口語交際不夠重視,致使口語交際的教學效率每況愈下。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066-02
口語交際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積累運用”板塊中的基本內容之一。對于這部分教學內容,由于部分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以致于口語交際在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事實上,這部分教師之所以對口語交際重視程度不夠,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清晰地認識到口語交際活動的重要性。
仔細審視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單元積累運用中的口語交際內容與本單元的寫作內容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教師能扎實地上好口語交際課,那么,提升寫作課的教學效率也就成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或者說,口語交際就是寫作教學的鋪墊,其作用不言而喻。那么,教師究竟應該如何上好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呢?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部分的一些有效教學策略。
一、導入多元且有效,讓學生“想說”
讓學生“想說”,即打開學生的話匣子,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起始點。如果學生沒有說的欲望,即學生不想說,那么,口語交際教學也就無法繼續。唯有激發了學生說的欲望,才能打開學生的話匣子,才能為口語交際的順利進行鋪平道路。
那么,怎樣才能打開學生的話匣子,讓學生“想說”呢?竊以為,教師應該在緊緊圍繞口語交際目標的前提下,將口語交際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設計多元有效的導入方式,進而激發學生說的欲望。
比如說,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積累·運用一”時,筆者緊緊圍繞口語交際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導入方式。本單元口語交際的內容是分享讀書習得及感悟等,因此,在導入環節,首先,筆者向學生簡述了自己最近讀過一本書之后的切身感受。然后,啟發學生:“你們最近讀過哪些書呢?你有什么感受呢?快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教師多元有效的導入瞬間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每個學生都有躍躍欲試、一吐為快的欲望。如此以來,就為教師扎實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開了一個好頭。
二、指導有方且有效,讓學生“會說”
大部分小學生在興致勃勃地想要一吐為快的時候,總是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即語無倫次、表述模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是因為學生不會組織語言,不會理清思路,即學生不“會說”。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為了引領學生走出語無倫次、表述模糊的尷尬局面,教師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指導學生去理清思路、組織語言。在教師有的放矢的指導下,能夠讓學生逐漸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梳理自己的思路,運用恰當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思想,他們就能夠恰如其分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了,即學生就“會說”了。這樣一來,就為小學口語交際教學效率的提升暢通了渠道。
三、評價及時且有效,讓學生“敢說”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筆者還發現:部分學生膽怯、含羞,也是阻礙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效率提升的一個“瓶頸”。其實上,和寫相比,說更有難度。因為在寫的時候,只需要準確地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用恰當的語句表述出來就可以了。而說就不一樣了,在說的時候,學生不僅要準確地組織語言,還要面對同學以及老師的各種目光。因此,不“敢說”也就會成為了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塊“絆腳石”。
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敢說”,筆者對學生在口語表現中的各種表現給予及時有效的評價。從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中,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明確學習的方向,還能夠獲得滿滿的自信。
還是以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積累·運用一”中的口語交際為例。某位學生在口語交際展示過程中,雖然對自己的感受談得很清楚,但是對于所閱讀的這本書的內容敘述的不是很完整。于是,筆者就對這名學生的口語交際展示進行了發展性評價。首先,筆者指出了該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的優點,即感受很深也很真。然后,筆者指出了該學生敘述故事不完整的短板,并為該學生講述了一些完整敘述故事的要領。
教師及時且有效的評價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還為學生大膽張口說增添了滿滿的自信。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多元有效的導入方式,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說”;教師要憑借科學有效的指導方法,讓學生有條不紊地“會說”;教師要依靠及時有效的評價方法,讓學生自信大膽的“敢說”,進而能夠大幅提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瑞云.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