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楊
摘 要:奶牛經常會出現的疾病就是蹄皮炎,患病后奶牛的蹄部會出現腐爛,在多雨潮濕炎熱季節出現蹄皮炎的概率會增加。假如不及時診治,病牛會出現繁殖能力下降、泌乳量減少、食欲減退等癥狀,對奶牛產奶質量和生產性能造成影響,不但會導致奶牛養殖場遭受巨大損失,也會間接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本文主要分析奶牛蹄皮炎的癥狀、具體治療措施和預防措施。
關鍵詞:奶牛蹄皮炎;治療;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105
1 發病原因、發病癥狀
奶牛蹄皮炎的主要致病菌通常認為是壞死梭桿菌,導致奶牛患上蹄皮炎的原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環境因素,在潮濕陰雨季節,運動場和畜舍會累積糞尿,蹄冠的周圍或蹄間黏附有污泥導致缺氧[1]。管理和飼養不當,沒有對畜舍進行及時清理,也沒有及時修整蹄部,奶牛在運動時被異物損傷到牛蹄;營養因素,鈣磷比例出現失調,欠缺銅、鋅等礦物質,精料和粗料的比例出現失調。奶牛在患上蹄皮炎后,會出現跛行,經常抬起患病的蹄子,在檢查蹄部的時候發現奶牛的蹄部出現變形,喜歡久臥、不愿意運動,蹄部的趾間出現腫脹和發紅,蹄冠位置呈現紅色和暗紫色并由腫脹和濕熱現象。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深部組織會發生化膿,出現灰白色或微黃色,在蹄部的周圍會出現炎性化膿區。在對蹄部進行修整的時候,會流出黑色或灰色的惡臭膿性分泌物。奶牛也會體溫升高,食欲不振,甚至會喪失生產能力。
2 奶牛蹄皮炎的治療方法
2.1 全身療法
假如病牛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可以采用20~40mL氫化可,200mL磺胺嘧啶鈉和抗生素磺胺藥物,實行一次靜注,注射2次/d。也可以使用青霉素,也是一次靜注,注射2次/d,直到全身的癥狀消失為止。
2.2 針灸療法
在奶牛患上蹄皮炎的初期,使用寸子針對奶牛的寸子穴、蹄頭穴和毛邊穴等穴位進行針灸,從而減輕奶牛身上的淤血,有助于血液循環,逐漸消除奶牛的腫脹問題。
2.3 封閉療法
可以使用10~20mL的0.5%普魯卡因、2支160萬IU的青霉素,或者是使用20mL新鮮的雞蛋清、2支160萬IU的青霉素、10mL蒸餾水,點注射患牛的腫脹位置,隔1d注射1次,通常注射3~4次。
2.4 放血療法
在奶牛患上蹄皮炎后,要盡快從奶牛的頸靜脈位置放血,依據病牛的體格和營養,通常放1~2L的血。在放血后,要從頸部注射等量5%的葡萄糖或者是生理鹽水,并加進200mL的氯化鈣或1~2mL0.1%的腎上腺素。
2.5 燒灼法
采用炮火噴灼法治療奶牛蹄皮炎主要方法是,先放倒病牛并將其綁定好,用消毒水或5%的硫酸銅對病牛患步進行沖洗,將患處的雜質和腐物清除干凈,取5~10個小爆竹,從中間位置將小爆竹折斷,用繩子將其綁成扎,用火將綁成扎的小爆竹點燃,對病牛的患處進行1~2次的噴射灼燒,之后在噴射面敷上生肌散。碘片燒灼法的措施是:取5g碘片,用脫脂棉進行包裹,之后用適當的松節油進行澆注,就會有濃煙出現,馬上將其涂按到患處進行灼燒,碘片灼燒1次就可以有明顯的成效。
2.6 外科手術療法
要用高錳酸鉀(0.1%)將患蹄皮炎奶牛蹄部上的污染物清洗干凈,削蹄整形,將蹄部的角質切削掉,去除蹄部的壞死組織,對創面進行清潔,沿創道對蹄底的角質層進行深挖,擴大創面,將創腔充分暴露出來,之后使用高錳酸鉀清洗,再使用消炎粉或去腐生肌散和凡士林進行混合,均勻后將其涂抹到瘡口位置,最后實施包扎。
3 奶牛蹄皮炎的預防
為了避免奶牛患上蹄皮炎,要做好日常的預防工作。要保證奶牛運動場和畜舍的清潔和干燥,養殖人員要對污物進行定期清除,沖刷牛床和牛舍。定期進行消毒,強化管理運動場的清潔工作,及時將可能會對奶牛蹄部造成損傷的玻璃碎片、鐵絲頭、石頭和磚塊等異物清除掉。對奶牛蹄部進行保護,定期修整蹄部,通常是在春季和秋季修整牛蹄,防出現畸形牛蹄。在雨水較多的季節,要在牛蹄部適當噴灑一些硫酸銅溶液(4%),能夠有效預防奶牛蹄皮炎。在奶牛日糧中適當添加一些蛋氨酸鋅,也能夠有效預防蹄皮炎。在奶牛的飲食上,要注意日糧供給要平衡化,注意供給微量元素和鈣磷元素。
4 結語
奶牛蹄皮炎要重視養殖中的預防工作,要及時發現和治療,提高管理和飼養水平。假如發現有奶牛患上蹄皮炎,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做好護理工作,減少因奶牛蹄皮炎而導致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孫立國.淺談奶牛蹄皮炎的治療與預防[J].中國畜禽種業,2014(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