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 代玉潔 宋雪
摘 要:該文介紹了安順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安順市當前中藥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安順;中藥材;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6
安順市地處貴州中西部,為貴州“傳統道地藥材”主產區之一。據貴州省中藥資源普查,擁有中藥材種類1874種,占貴州省中藥材種類4290種的43.7%,在全國統一普查的456種重點藥材中,安順市有406種,占89%。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桔梗、頭花蓼、黃柏、吉祥草等道地中藥材。截至2016年,安順市中藥材人工種植及野生保護撫育總面積達到3.10萬hm2,比 2010 年的0.76萬hm2增長了307.9%,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安順地區農民增收致富的富民產業、治理生態和綠化環境的生態產業、同步小康的戰略產業。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查閱
通過維普、CNKI、萬方、智立方等數據庫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查詢。
1.2 產業調研
針對安順市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調研組分別赴紫云縣科技局、關嶺縣科技局、鎮寧縣科技局、安順市科技局等中藥材主產區,與中藥材行業相關管理部門相關專家和科研單位、企業、合作社、基地、產業園區等專家代表座談,實地走訪中藥材扶貧產業示范園區、種植基地調研中藥材發展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存在的問題。
2 結論
2.1 安順市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
2016年,安順市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面積達到641hm2,比2011年的420hm2增長了52.6%,占貴州省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面積的3.1%;總產值為9957萬元,比2011年的2820萬元增長了253%,占貴州省種子種苗總產值的3.8%,見表1。安順市中藥材育苗品種主要有山藥、桔梗、天麻、黨參、白及、頭花蓼、何首烏、黃柏等50多種。從2011—2016年,安順市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發展隨著市場、氣候等因素,呈現波動式增長,但在貴州省的占比還較小,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依托“貴州百靈”,鎮寧縣建立了貴州省最大的中藥材現代化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西秀區建成了5000萬株白及育苗的工廠化組培育苗基地。
2.2 安順市中藥材種植概況
2.2.1 安順市中藥材種植規?,F狀
近年來,安順市把中藥材產業作為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和扶貧三大主導產業來培育,進行了專項扶持。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推進中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安順市“十二五”中藥材產業科技發展規劃》、《安順市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等相關政策,助推中藥材產業集群發展。
2016年,安順市規模以上種植的中藥材品種有100余種,中藥材種植及保護撫育面積達3.10萬hm2,總產量22.30萬t,總產值達13.06億元,占貴州省中藥材人工種植及野生保護撫育總面積、總產量、總產值的比例分別為7.8%、13.4%、10.1%,見圖2??梢钥闯?,安順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從2011年開始持續穩定增長,產量、產值也處于穩定增長。
2.2.2 安順市中藥材種植主要品種發展
2011—2016年,通過《貴州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扶貧規劃(2012—2015年)》的引領,安順市大力推進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從弱到強,逐步形成了以桔梗、山藥、黃柏、刺梨為主導的中藥材發展格局,不斷走向專業化集中化。
安順市中藥材大品種發展取得較好成績。2011—2016年,安順市中藥材人工種植和野生保護撫育面積上萬畝的品種由2011年的3個增加到2016年的8個(見表1);安順市中藥材總產量超過萬噸的品種由2011年的2個增加到2014年的6個,再到2016年的3個;安順市中藥材總產值超過億元的品種由2011年的沒有發展到2016年的3個, 見表1、表2、表3。
截止到2016年底,安順市共有3個品種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品種,分別為安順金刺梨、安順山藥、關嶺桔梗。
2.3 安順市中藥材產業示范園區發展
中藥材產業示范園區帶動示范作用明顯,成為安順市乃至貴州省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助推器。截止2016年,安順市有2個省級中藥材產業示范園區,分別是普定縣興東民族大健康養生產業示范園區和鎮寧自治縣中藥材產業示范園區,已完成投資額約8億元,通過采用種養結合、帶動農戶8.28萬人參與中藥材種植,藥農人均收入達到5126.00元。中藥材已成為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的生態產業。
其中,鎮寧自治縣中藥材產業示范園區建立了中藥材科技研發中心,主要對中藥材品種、屬性、藥理、種植、加工等進行研發,建有溫室大棚、無菌實驗室、育苗組培室等設施,采取“公司+研究院校+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設,在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的同時,積極帶動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3 安順市中藥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中藥材種植繁育基地規?;潭炔桓?/p>
近年來,安順市十分重視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的建設,2016年安順市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面積達到641hm2,僅占貴州省種子種苗基地面積的3.1%。對于安順市3.10萬hm2的種植面積來說,安順市目前種子種苗的規模遠遠不夠滿足其生產的需要;在“十三五”期間,根據《安順市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要求,預計到2020年,安順市中藥材種植總面積將達到4萬hm2,所以,以目前種子種苗的規模來講,遠遠不夠。另外,安順市上規模的制種基地相對較缺乏,2016年,安順市超過66.6hm2的中藥材種子種苗只有山藥、桔梗2個,但安順市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66.6hm2的中藥材品種有21個,種子種苗制種基地的數量與安順市快速發展的中藥材大品種數量還相差甚遠。
3.2 中藥材產地加工薄弱
從2011—2016年安順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值來看,面積和產值匹配度較差。中藥材仍然是以傳統粗放的加工方式為主,標準化、精加工的規模仍然較小,導致中藥材大部分以原藥材或粗加工的產品銷售,產品質量不穩定、市場效益差、市場風險大。
3.3 大品種優勢不明顯
從2011—2016年安順市上萬畝的中藥材品種來看,安順市在發展中藥材大品種方面仍然存在反復,有些品種時而因大力推廣發展而面積較大,時而又因為政策原因大力發展另外一個品種,這樣導致安順市在中藥材大品種品牌效應方面不顯。另外,雖然安順市有安順金刺梨、安順山藥、關嶺桔梗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品種,但知名度仍然有待提高。
3.4 園區建設力度發展仍有待加強
截止2016年底,貴州省有中藥材產業重點園區25個,但是安順市僅有2個,僅占貴州省園區總數的8%。相比其他中藥材產業發展園區來說,入住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僅有2個 ,仍需要加強園區建設,把園區發展成為帶動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4 對策建議
4.1 推動優質種子種苗基地培育建設
中藥材種子種苗是中藥材產業鏈的起點,其質量的優劣在中藥材種植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應該加快完善中藥材種子種苗適宜性種植區劃編制,合理布局建立中藥材種子種苗生產基地;同時應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增加對貴州省道地大宗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的補貼標準;因地制宜的通過“政府+企業+農戶”、“企業+農戶”、“中藥材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在各中藥材栽培區建立道地藥材和大宗藥材的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擴大種子種苗基地規模;制作種子種苗繁育培訓教程,鼓勵引導企業和藥農堅持繁種,不受市場價格的影響而變化;依托“貴州百靈”,把鎮寧中藥材種子種苗良種繁育基地,培育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知名品牌的良種繁育基地。
4.2 加強中藥材產業鏈條建設
大力開發中成藥、中藥飲片、提取物、保健食品、日用品、化妝品、新資源食品、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中藥農藥、中藥獸藥等終端產品,提高中藥相關產品的附加值。同時,《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司關于就黨參等9種物質作為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開展試生產征求意見的函》,將桔梗、生姜、山藥、薏苡等即是 “藥食兩用”藥材品種又是安順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大品種的,延伸產業鏈,拓寬產業幅,打造具有貴州安順特色的醫藥產業。
4.3 進一步加強中藥材產業園區建設
園區建設是以創新為動力,加速現代產業組織方式進入農業領域的新型構建模式。中藥材產業發展形態也開始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發展模式由“拼資源、拼環境”的粗放式發展向“穩數量、提質量”的集約式發展轉變,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安順市應加大投入,開展生姜、桔梗、頭花蓼、山藥、薏苡、何首烏、吉祥草、皂角的品種的園區建設。
4.4 加大宣傳力度
藥材好,藥才好。把安順金刺梨、安順山藥、關嶺桔梗做出貴州省甚至全國知名的品牌,在全國河北安國、安徽亳州、四川荷花池、廣西玉林、云南昆明等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進行宣介,強化品牌意識,全面提高知名度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貴州省科學技術廳,貴州省統計局.貴州省中藥民族藥產業統計報告(2016)[R].貴州,2016.
[2]貴州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貴州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報告(2016)[R].貴州,2016.
[3]牛旭鷹.定西市中藥材種子、種苗生產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1(5):53-54.
[4]孫興,楊小蘭,項志宏.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農技服務,2013(3):285-287.
[5]冉懋雄.加快貴州中藥農業發展,推進貴州中藥現代化與中藥產業建設[J].中國藥房,2007(15):1121-1123.
[6]魏建和,楊成民,隋春,等.中藥材品種選育研究現狀、特點及策略探討[J].中國現代中藥,2011,13(9):3.
作者簡介:陳寧(1987-),女,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政策、科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