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
摘 要: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的必修基礎課,實驗課又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實驗課是必須付出精力重點打造的。生活即教育,生物實驗課生活化教學既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特色,也是創新教學的根本要求。生物實驗生活化有助于打造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更有助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長期在高中任教,對生物課程的教學有一些心得,在此與大家分享生物實驗生活化教學的相關經驗。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生活化;創新
傳統生物教學,功利性較強,教師為應試而教,學生為應試而學,甚至存在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的現象,一些實驗現象學生并未見過,只是照本宣科,而實際的現象可能不是如此,或者是有所差別。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實驗技能掌握不好,真正做實驗時成功率不高,更會打擊積極性。另外,即使有一些實驗內容,也通常是教師演示,學生觀看,而且也都是從書本上照搬下來的,創新性不夠,難以吸引學生,同時學生也不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從實驗類型上來講,多是驗證性實驗,先知道結論,然后去驗證這個結論。這使得學生缺乏探究精神,也不能發散自己的思維,這不利于科學素養的形成。生物實驗教學應該是開放學生視野的,而非單純完成課堂任務,或者是僅僅成為記憶生物概念、理解生物規律或鞏固知識的工具。
一、真正提高生物實驗的實踐力
生活化創新教學是較高層次的教學境界,要達到這一層次,必須逐步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實踐力。若從生物實驗的操作性上來講,已經失去了教學的指導性,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或是用眼睛看實驗,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第一步,要提高生物實驗的實踐力。將生物實驗真正當作一次學生親自動手的任務,真正參與其中,感受做實驗的每一步、每一點。如酸奶制作、精油提取、精油香皂的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要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包括學習時間的選擇、學習方法的選擇以及學習內容的選擇,鼓勵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需求,開展實踐、探索、創新活動。還要對學生每個操作細節進行監控,從中反思。實踐的過程只有與反思結合,才能凸顯實驗的真正意義,如果只是模仿或照搬,是無法達到教學效果的。實踐力還表現為教師對學生操作的指正,認真觀察每個學生的操作,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不僅受益當下,而且有助于學習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創設真正的實驗情境
實驗也需要一定的環境,而且越是符合實驗情況的環境,越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設計實驗時,要注意對環境加以修飾,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為環境、氛圍往往容易影響一個人的思維,進而影響人的行動力。生活化教學中,將更多的實驗放在生活情境中,例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以設置朋友聚會的情境,讓學生融入趣味的情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己設計實驗,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并且在實驗中驗證自己的設計,這樣的情境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設置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作為教學的背景或導入,給學生假定這樣的環境,若是有更多道具,更利于激發學生的代入感。
另外,情境也包括學生的心理情境,也就是心理素質。生物實驗需要認真操作,這也是對實驗技能的考驗。這樣就更要求學生能有一個平穩的心態,認真做好每一個實驗。關于心理環境的塑造可以從兩點入手:教師以身作則,做好示范;打破實驗的緊張氣氛,讓學生能夠在比較平靜、穩定的環境中操作。當然,提高實驗的成功率也是不錯的方法,教師可以從情感和方法方面加以示范和引導。特別是對于學困生,一定要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從一些簡單的實驗開始,積累成功經驗,培養自信心,破除做實驗的心理障礙。
三、發現生物實驗的性質
生物實驗生活化要與生活的本質結合在一起。生活是不可預料的,需要“臨場”智慧,生物實驗也是如此。不應該為了驗證結論而做實驗,而是通過實驗得到某項結論,發現某種規律。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給學生更多發現的角度和想象空間,切勿用實驗結論來限制學生的思維。生物實驗的生活化歸根結底是要將生物實驗變成一個創造性探究的過程,與生活結合起來,體現教學和學習能力的突破。設計實驗時,要為學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若是學生能通過實驗得到某種結論,教師就不要過早下定論,因為這樣只會干擾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生物實驗生活化教學強調“慢”,對待學生一定要有耐心,如酸奶制作、果酒的制作,先指導學生了解實驗步驟,清楚實驗原理,知道每一步操作的緣由。并且給予細心的指導,能從實驗數據背后發現規律和結論。
四、生活現象的反思與解釋
強調實驗教學的生活化,是因為生物與生活聯系緊密,生物智慧能夠運用到生活中,解決一些生活問題。所以生活化教學的最高境界或最終目的就是用這些所謂的實驗來解決生活問題,在發現某些現象時,能夠用正確的生物理論來解釋。類似于演習和實戰,如酸奶制作、精油香皂的制作、果酒的制作等,通過生活情境與實驗的模擬,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但實際觀察力和思考力,還需要在生活中鍛煉。
總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要以生活這個環境為大背景,在教學中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讓學生可以發現更多生物與生活的關聯點,從而在生活中也能利用這門智慧,更大程度地體現生物的學習價值,也能提高學生在生物實驗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夯實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于麗麗.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11).
[2]丁美華.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探索與研究[J].新課程(下),2016(11):25.
注: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32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