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云
摘 要:中學階段的學生如何掌握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對他們自身的未來生活和社會需求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分析了如何構建信息技術的有效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
在當今社會發展中,信息技術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已經扎根于人們的生活之中,影響了人們的各個方面。中學階段的學生如何掌握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對他們自身的未來生活和社會需求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雖然信息技術課程不是中學生的主要課程,但它絕對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術課程,對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以及提升學生全面素質發展有很重要的幫助作用。
信息技術課程在學校已經普及了很多年,但是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信息技術的普及范圍遠遠大于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范圍,究其原因在于信息技術發展得太快,課本上面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實際的發展速度。因此在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如何讓老師的教學更加有效,如何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就成了老師必須要考慮的課題。以下探討本人對如何構建信息技術的有效課堂提出以下措施和方法。
一、老師要明確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活動課程,要有必要的教學目標、教學意識。教學目標的制定對于老師開展教學工作非常有幫助,也非常有必要。教學目標對每節課起著指導、協調和檢驗的作用。一節課堂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讓他們向著教學目標前進,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該學什么,該怎么學以及如何才能達到老師的教學目標。老師如何構建明確的教學目標呢,它的依據又是什么?答案是:1.老師的備課工作要做好,制定的教學目標要以課本上的內容為主體;2.老師熟悉課本內容以后要按照課本內容的順序來制定教學流程;3.老師制定的教學目標必須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為基礎,不能完全照搬書本上的內容,要將書本和實際相結合。
二、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適當調整教學方法
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樣,有的學生平時在課外接觸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比較多一些,所以他們學習起來相對輕松,對課本上面的知識比較熟悉;有一些學生平時在課外接觸信息技術相關知識比較少,甚至有的都不接觸,這就對他們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有的學生開關電腦都不會,因此,老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適當做出教學的一些調整,并且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習好的學生更加努力,幫助學習較差的學生奮力追趕,使他們都能學有所得。例如,在講“Email”這一課時,老師對于那些學習成績好、能力好的學生,可讓他們通過用WEB格式來發送和接受,然后讓他們再去研究和探索一些其他的收發電子郵件的方法,老師要引導他們使用正確的探索方法并加以指導;對于學習和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要給他們演示如何用WEB來收發電子郵件,讓他們觀看以后再自己動手操作,找出他們的操作誤區加以指導改正,然后再讓他們聯系,直到正確完成即可。這樣讓學生分開來進行練習操作,一方面可以提升他們對Email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習較差的學生消除消極心理。
三、適當的游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它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本知識,還要通過運用知識來實現一定的實驗結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實際操作的時間相對較少,使得學生大多課堂時間都是在聽老師講課,時間久了會逐漸地產生消極心理,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就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常常也是面對課本的內容安排,同樣的也會出現這種消極狀況。因此,老師在講課時要適度地調節一下課堂氛圍,讓學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的教學中。例如,老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跟學生談一下相關的課外話題,讓學生在課上也能了解到信息技術在其他地方的應用。在實際操作時,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游戲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多媒體的整體優化”這一課時,老師通過制作課件設計出一個賽車的小游戲,分別設計出直線型車道、曲線形車道和環形車道進行比賽,讓學生都能參與練習,在游戲學習中掌握課本的知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夠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思考當中。
總之,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培養,還要培養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面對信息時代的發展,學校和老師不能僅僅依靠教材來進行教學,還要加強信息技術和其他課程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教學步驟,在教學中不斷的累積教學經驗,才能讓老師的教學工作變得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高磊.信息技術環境下課堂的有效教學[J].科技資訊,2014(22):147.
[2]陳燕.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與評價[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4):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