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頎
摘要:三島由紀夫對日本文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作品別具一格,風格鮮明并且美不勝收。在三島由紀夫獨特、唯美的文學世界中,男性通常被作為主要的描寫對象,而在其作品中也隨處可見各式各樣風格的男性形象。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廣大研究人員均將研究重心放在三島由紀夫塑造的男性形象上,而鮮有對其小說中眾多富有生命張力女性形象的關注。文章通過分析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刻畫影響因素,對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進行探究,為正確認識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存在的內涵提供必要的思路。
關鍵詞:三島由紀夫;小說;女性形象;男性形象
作為日本戰后文學大師,三島由紀夫在世界文學界收獲了頗高的成就,由他創作的作品不僅在日本國內獲得極高評價,在西方國家同樣如此。三島由紀夫曾先后兩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被認為譽為“日本的海明威”。他的作品還被翻譯為多種語言版本,深得全世界讀者的青睞。三島由紀夫的作品別具一格,風格鮮明并且美不勝收。在三島由紀夫獨特、唯美的文學世界中,男性通常被作為主要的描寫對象,而在其作品中也隨處可見各式各樣風格的男性形象。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廣大研究人員均將研究重心放在三島由紀夫塑造的男性形象上,而鮮有對其小說中眾多富有生命張力女性形象的關注。這些女性形象花費了三島由紀夫的大量精力,在三島由紀夫的《愛的渴望》、《禁色》、《潮騷》等作品中,充分彰顯了唯美主義情調,注重協調、勻稱的古典美。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均有著華美的外表,然而不同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卻不盡相同,反映了三島由紀夫各個時期的創作特征,凸顯了三島由紀夫各個時期的思想觀念。由此可見,對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刻畫影響因素
(一)傳統文化影響因素
在日本傳統文化中,有著根深蒂固的男權主義思想。三島由紀夫同樣深受這種思想所影響,在男尊女卑文化思想的制約下,他小說中刻畫的女性形象大多以一種陪襯符號存在于男性世界中,這些女性形象通常緊緊圍繞男主人公,并且她們由始至終難以將自身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三島由紀夫在塑造美好女性形象過程中,不單單表現她們的美好,還強調了這些形象之所以美好原因是在于順從,這一認識在三島由紀夫諸多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身上均可找到。
某種意義上而言,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這些女性就算做出了走出家庭、離開丈夫的決定,然而她們終究難以擺脫傳統文化的禁錮,實現理想的追求。她們即便向往自由愛情、解放個性,然而在充滿男權的日本社會背景下,必然是不允許破壞男權社會秩序的女性出現的。因而,這些女性形象表面上看與三島由紀夫內心并沒有多大關聯,然而讀者仍舊可從中明顯感受到作者竭盡全力推崇該種男權社會所采取的各種付出,所以三島由紀夫對這些有違傳統的女性群體采取了蒼白無力的懲戒方式。可能作者希望通過以這種方式以表達對現實社會的批判,然而他終究明白這種反傳統、反社會的付出勢必難以逾越失敗的鴻溝。因此而言,不管是哪一種女性形象,她們僅僅是三島由紀夫在各個時期思想意識的不同呈現,她們均是三島由紀夫以男性視角塑造而成的。
(二)西方文藝思潮影響因素
即便日本古典審美理念對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審美觀產生了一定影響,然而通過對西方文學的了解,使得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刻畫顯得獨樹一幟。在西方文藝思潮的影響下,三島由紀夫創作出了樂觀積極面對人生的小說一一《潮騷》。在該部小說中,三島由紀夫刻畫了一個純潔善良的女性形象。通過這部小說,不僅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純潔愛情的贊許,還表達了作者對與世隔絕、淳樸理想國度的無限憧憬。該部小說是三島由紀夫的創新之作,小說中的情境無不給人以舒適、愉悅的感覺。同時,通過該部小說讀者不難發現,三島由紀夫塑造的女性形象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出現了極大轉變。因為三島由紀夫自身特殊的童年經歷,再加上日本傳統文化及西方文藝思潮的不斷影響,使得三島由紀夫的傳統審美觀念不斷發生了轉變,他推崇的陽剛特質也逐步進入讀者世界。
除此之外,三島由紀夫創作思想還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論的一定影響,他曾經提到,自身創作的作品還對十九世紀歐洲頹廢派的整體氛圍進行了模仿。例如,在小說《金閣寺》中便帶有顯著的精神分析特色;小說中的眾多女性形象均沒有自我思想意識,沒有自我精神世界。在對男性美進行呈現過程中,三島由紀夫基于性錯位的審美觀念,引入了西方現代主義的學說,構建起他對自身小說中女性形象獨特的審美認識。
二、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一)無知、丑陋的女性形象
在人類文化發展歷史中,女性被賦予了一種神秘的色彩,或是美麗神圣,或是尖酸刻薄,等等。其中不乏是廣大男性作家憑借個人意愿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女性獨特的思想、意識未能得到充分彰顯,而僅僅是被作為男性世界的一個陪襯符號。三島由紀夫創作的《鏡子之家》、《金閣寺》中女性形象便大多是作為男性的陪襯而存在的,鮮有自我的思想意識。這些女性是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男性開展活動所不可或缺的符號,所以對于該部分女性形象的塑造存在無知膚淺的特征;而小說《愛的饑渴》、《獅子》中作者對女主人公內心世界予以了淋漓盡致的刻畫,以展現出她們的偏執與無畏。
以三島由紀夫小說《金閣寺》為例,通過該部小說,三島由紀夫刻畫了鄰家姑娘、插花師傅、寡婦、妓女等充斥著欲望的女性形象。女性原本應當與美麗、純潔等詞語聯系在一起,然而作者卻在該部小說中卻刻畫了一篇無知、丑陋的女性形象,顯然這與男主人公口吃所形成的自卑感存在一定關聯。男主人公因為自身身體缺陷并對美太過關注,繼而形成一種難以消除的焦慮情緒,這也充分呈現于其對女性人物的行為、態度上。在男主人公的負面情緒中,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不得不”被丑化了。例如,對母親這一女性形象的刻畫,透過小說可發現作者借助男主人公的態度傳遞了自身對老丑女性厭惡情緒。某種意義上而言,三島由紀夫對自身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存在一定偏見的,他僅按照自身的欲求、好惡去刻畫女性形象,表達了三島由紀夫對女性的厭惡、恐懼。
除去對丑陋女性形象的刻畫,三島由紀夫小說中還存在一些形象不夠豐富,且無知膚淺的女性形象。例如,小說《禁色》中的康子,其在小說中扮演的是同性戀俊輔妻子的角色,作為丈夫報復女人的犧牲品,康子不僅從未得到過另一半的愛,還沒有自我意識,因而一生都生活在虛無痛苦之中。
(二)善良、果敢的女性形象
三島由紀夫小說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充滿魅力的男性形象,而在女性形象塑造上即便是贊美之詞都鮮有運用。不過,在三島由紀夫小說依舊也發現一些純潔善良的女性,例如,小說《潮騷》中的初江,小說《假面的自白》中的園子,她們以一種秉承日本傳統美德的姿態存在于男性理想世界中。除此之外,在三島由紀夫小說中還存在部分有著男性化特征的女性,她們有著果敢勇武的特征,例如,小說《憂國》中的麗子,親眼看著丈夫自殺后依舊能保持沉著,并堅決果斷地跟隨丈夫選擇了自盡;小說《宴后》中的阿勝,她敢愛敢恨,堅貞果敢。
以三島由紀夫小說《潮騷》為例,作為一部謳歌青春之戀的小說,開篇便敘述了男主人公在海邊邂逅女主人公的情景。作者為女主人公塑造了善良、純潔的性格,海上勞動散發的健康氣質,再加上與男主人公發生的唯美愛情故事,充分彰顯了青春的無限生機與美好。女主人公的善良、純潔,對他人的熱心腸,對長輩的彬彬有禮,無不讓廣大受眾對女主人投以肯定的目光。通過這一女性形象的刻畫,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三島由紀夫對內心理想女性的憧憬,也就是既要具備日本的傳統美,又要具備西方的古典美。
在三島由紀夫小說中,作者還刻畫了一批富有果敢剛毅的男性化特征的女性。例如,小說《憂國》中的麗子,看著丈夫自殺后,依舊能保持沉著,顯然目睹死亡,要比親赴死亡更令人絕望,憑借其過人的意志力,她堅決果斷地跟隨丈夫選擇了自盡。通過這一情節的敘述,可使忘卻那個彬彬有禮的麗子,而重新認識到一個舍生忘死、剛烈果敢的女性形象。又如,小說《宴后》中的阿勝,她敢愛敢恨,從商多年后嫁給了政治家野口,即便在一段時間里轉變成家庭主婦的角色,也為丈夫從政提供有力后援。然而阿勝的婚姻并沒有因此而變得完滿,在找尋自我尊嚴的道路上阿勝選擇東山再起,不斷追求自我。阿勝提出離婚申請,表現了她向日本傳統社會對女性群體禁錮所做出的反抗,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她的女性意識。透過這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讀者可發現她們即便最終難以消除男性社會的束縛,但是從她們身上依舊可找到相應的鮮明、獨立的個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三島由紀夫小說中各式各樣的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己脫離了他們原本的精神面貌,進而被深深打上了“三島由紀夫”的烙印,她們充分彰顯了三島由紀夫在各個時期不同的情感、思想。因而,應當不斷開展研究分析,提高對三島由紀夫小說中女性形象刻畫影響因素的深刻認識,加強對三島由紀夫小說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進一步深化對三島由紀夫小說深厚內涵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