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鯉
摘 要:在涼山彝區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關心關愛學生,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功的體驗,使學生喜歡學、愛學、努力學數學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教學;彝區;興趣;操作;成功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味口”,寓教于“趣”,使學生愿學、想學、會學、愉快地學。
一、關心關愛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我在普格彝區教學多年,長時間的數學教學使我切身體驗到學生喜還的、敬佩的教師上課,他們就喜歡聽。我在聽別的教師上數學課時,我觀察到學生喜歡的教師上課,學起來會很專心、很認真,也很有興趣,課堂上的氣氛也很活躍,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效果也不錯,就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很好,不管是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課堂問題,還是學生完成的課內外作業的效果也比較好,也就是學生所學的實際效果反饋到教師這里還行。另外我也發覺,只要得到教師信任、關心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狀態、精神面貌也很好,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很有信心,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很感興趣,比較容易地就達到了教師所盼望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和生活中做學生的楷模,當學生所“崇拜”的人,成為學生學習的“活教材”。我在教學中,發現教師的說話、做事,對學生都會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有的學生還會自覺、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言行,甚至可以肯定地說,還將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產生影響。有的學生說:“我們的老師總是言行一致,他們是這樣說的,他們就這樣做的,也要求我們像他們那樣做”。我們彝區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師德修養,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要關愛、尊重學生,與學生交“朋友”,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不要區別對待后進生、中等生、優秀的學生,要一視同仁,就像管教自己的孩子一樣,該嚴格的時候要嚴格,該啟發引導的時候要啟發,該批評的時候要批評。學生都有自尊心,教師尊重他們、理解他們,他們也會理解教師、關心、尊敬教師。特別是在數學教學的時候,要創造出一種師生共同探討、相互提問、一起學習,形成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第二課堂的活動中,數學教師要與學生友好相處,使學生們覺得教師是和藹可親的,是很好相處的,也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小秘密告訴教師,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還要在學法上給予指導,也要關愛學生的生活,特別是班上的后進生,要從思想上幫助他們,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有信心、有興趣。
二、創設情境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影響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創設出典型的教學場景,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把認知與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對所學的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想學,并明確學習目的,自覺自愿的學,為學好數學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我們山區的小學生尤其喜歡玩,喜歡做游戲、聽故事、看動畫片等,但是在玩、做游戲、聽故事、看動畫片的過程中,不要光是停留在表面上,要在玩、做游戲、聽故事、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目的就是要將玩、做游戲、聽故事、看動畫片等滲透在新的教學理念中,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我覺得,要當好數學教師,實在不容易,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很多繁雜的日常工作,在這種情況小,有的教師因對教學時間的考慮,比如秋季這學期,放假比較多,如中秋節、國慶節、彝族年、元旦節等,教學時間很緊,就想抓緊時間趕教學進度,難免就會不想用較多的時間去作課前的準備,就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更多的是進行枯燥無味的說教,甚至教完即完,也沒有對學生的知識進行鞏固,可以肯定地說,是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數學教師要想辦法進行好組織教學,在有限的時間里,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教學目標。
三、進行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時,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彝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給學生講數學知識的時候,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想學、愿學、主動地學。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組織學生參與到活動去,對相關的實際問題進行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來獲取數學知識,目的是要鞏固及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及創新精神。由于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要讓我們山里的孩子向外地學生那樣在短時間內理解教師傳授的數學知識,是比較難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就盡量組織我班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用“動”“想”來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自己的腦子里產生較多的問題和想法,達到使學生學有所得,并活躍數學課堂氣氛的目的。比如我在教學“求平均數”這部分中的中“移多補少,使兩者一樣多”的應用題時,我就讓學生在課前準備材料,上課的時候安排學生進行操作。我觀察了學生的實際操作,發現他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注意力很集中,才開始時,學生們一個一個的移動,但后來有學生就發現可以使用求平均數的方法來移,移著移著,有幾個學生還利用求兩者的“差”來移,你看,學生們多有辦法啊!學生通過動手進行操作,在實踐中發現了問題,并進行分析和解決,這是一件令我高興的,因為學生在數學課上成了學習的“主人”,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使每一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這種成功感,要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區別對待,并按照學生不一樣學習程度、學習能力來因材施教,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帶來的喜悅。數學教師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循循善誘、激勵后進生、中等生和優秀的學生都有成功感,讓他們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帶來的喜悅之情,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小學生不僅年齡偏小,還有爭強好勝的特點,教師要抓住時機,積極表揚、鼓勵學生學習,尤其是在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時,要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狀態,并保持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洛烏鄉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