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科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始終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廣大人民群眾主觀上對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當然,不斷滿足、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對此,新時期尤其是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及觀察,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探討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性策略,為今后的工作實踐提供了有效指導。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策略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和諧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基層文化建設是指基層人民群眾進行自我教育、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學藝術為中心的文化活動、文化工作和文化事業,群眾參與的人數多,涉及的范圍廣,包括農村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涉及到文藝、科普、體育、教育、娛樂等人們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不僅是提高群眾文化素質、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的客觀要求,也是搞好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和諧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
一、現階段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當中所存在的不足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不斷發展,我區精華文明建設的腳步也緊隨其后,為創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豐收,全面提升和加快地區經濟文化的全面建設與發展,我區高度注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極大地豐富并提升了地區群眾文化生活品質,工作成效較為顯著。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我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當中加以改進,以實現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成效的全面提升。
(一)文化陣地堅守不嚴
隨著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經濟建設的腳步逐步加快,多種建筑被拆遷和重建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其中,不乏一些具有文化性質的建筑也會在此過程當中被拆除。與此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氛圍越發濃厚,各類商業性質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方便人們物質生活消費的同時,但卻也在逐步擠壓著文化陣地的存在空間。由此,由于文化陣地的缺失,會嚴重影響基層文化宣傳工作的開展,進而也會直接影響到群眾思想建設與文化素養的提升。
(二)重視程度仍有待提升
在社會建設與發展過程當中,依賴于經濟建設所能夠取得的成效更為直觀可見,相對應來講文化建設表面看投入大且短期收益較低。由此,可見的、高收益的短期效益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投入。盡管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投入力度越來越大,但是大多仍停留于表面,缺乏長遠的文化發展目標和切實可行、明確有效的文化發展路徑。其中,則集中反映出現階段我們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視程度可以說遠遠不夠。由于缺乏重視,相關工作也就并不能有效實現提升居民思想道德素養的作用,相反還極容易導致形式主義的發生甚至是泛濫,由此引發人們的不滿情緒,對基層文化建設帶來負面影響。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不到位
關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全面性與有效性的衡量,不僅僅是其是否能夠體現可見的、直觀的物質文化,同時還應包括能夠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然而,結合現階段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實踐來看,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不到位,這種不到位集中體現在內容上的欠缺和形式上的單一。由此直接導致基層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熟悉甚至是淡漠,同時也導致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失衡,工作成效也就難以實現。
(四)專業人才不足
有效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依賴于充足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然而,結合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專業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工作成效提升的一個重要的現實性阻礙。可以說,基層群眾文化專業人才隊伍的發展,已經跟不上居民對于文化精神建設的需求。與此同時,一方面由于基層文化工作待遇較低,形不成就業吸引力,甚至還會有此導致現有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年輕人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缺乏充足的認知,且提不起興趣,由此等等諸多因素也導致了現有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發生。
二、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攜手并進的重要保障
隨著黨的十九大會議的勝利召開,我國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其中,國家對于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也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此,作為國家文化建設的基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尤為重要。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促進基層社會和諧與穩定,實現基層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攜手并進的重要保障。
(二)是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驕人成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對此,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不斷滿足人們對于文化建設的需求,進而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全面、更為優質的文化服務,是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創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的重要條件。
三、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
(一)繼續加大投入的力度
在今后,我區應繼續加大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足夠的、充分的支持。與此同時,基層文化工作不僅要能夠提升群眾思想素質,還應該能夠逐步而有效地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認識觀以及價值觀。對此,就必須注重良好文化生態的構建,善于使基層人民群眾能夠在潛移默化的感染當中,逐步實現其自身思想與文化的提升。
(二)創新工作的方式
新時期,我們應該對現有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式加以創新與改進,同時要充分體現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此,要創新、豐富并落實于多種多樣、行之有效、切合實際的文化教育性“活動”,同時還應該具備與之相對應的硬件條件,比如一定的場地和設備。另外,在活動內容上,可以通過開辦一些知識競賽、書畫展示等文藝活動,讓基層群眾充分認知文化工作的同時,逐步接受、認可甚至是熱愛上文化活動,最終實現基層文化建設工作成效的全面提升。
(三)加大社會力量的支持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尋求社會力量的支持。在基層社會當中,基層群眾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群體,同時更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與此同時,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一項公益性事業,需要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對此,可以與相關社會表演機構及團體加強聯系與合作,以公益性為前提來提升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同時,要將教育的內容巧妙的融入到活動內容當中,產生寓教于樂的效果,使人民群眾在潛移默化間接收到文化的熏陶與感染。
(四)拓寬文化建設發展空間
通過拓寬文件建設的發展空間,可為各類形式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條件,也為最終成效的實現提供保障。舉例來講,比如基于廣場而發展廣場文化,基于社區而發展社區文化,基于校園發展校園文化等等,都可以成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空間。其中,以校園文化來講,其通常圍繞藝術文化活動來進行,學生在文藝活動當中得到熏陶與提升,不僅有助于其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而且在學生今后畢業步入社會之后,也可以將這種校園文化當中所包含的優良品質傳播到社會當中,以此來促進社會文化與社會文明的健康發展。
總體來講,只有豐富和發展基層文化生活,加強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夠提升基層文化質量,才能夠形成、保留并傳承基層傳統文化,也才能夠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基層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杰文.對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3(01)
[2]燕玉鳳.基層群眾文化的現狀分析和對策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5(02)
[3]許蓓婷.淺析怎樣在新形勢下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藝術科技.2015(11)
[4]鄒慶娟.關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J].現代交際.2017(12)
(作者單位:青島市黃島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