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得信息傳播更加快捷和方便。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思政課具有深遠影響,相關研究顯示大學生群體是新媒體的主要受眾群,新媒體中充斥著各種意識形態,既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覺悟的內容,又有一些不良的意識形態,對學生的思想會產生消極影響。本篇文章主要對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影響進行分析和探究,并且提供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政課;影響;對策
引言:新媒體對于大學思政課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推動大學思政課改革,讓其能夠更好的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又對他們的思想具有消極影響。因此,大學思政課要正確處理兩者關系,在利用新媒體開展大學思政課的同時要趨利避害,不斷地創新大學思政課教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大學思政課教學效率。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影響
1、積極影響
新媒體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容量大、渠道多等特點,是傳媒發展的主流趨勢,也是大學生了解世界的窗口。新媒體為大學思政課改革創造了機會和空間,通過新媒體獲取信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現在的大學生都有手機和電腦,這就為他們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提供了機會,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了解國內外新聞,或者是社會熱點新聞。新媒體交互性比較強,大學生除了可以獲取新聞信息,還能對這些新聞進行實時評價,并且查看社會大眾看法,這樣有利于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老人摔倒該不該扶這個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新媒體上的討論也比較激烈,絕大多數人認為老人摔倒應該扶,年輕人要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秀傳統,但是在扶的時候也要保護好自身的權益,這樣就可以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形態,對于大學的思政課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另外,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依賴程度比較高,新媒體已經滲透到他們生活和學生的方方面面,學生獲取學習信息依靠新媒體,新媒體中還有很多娛樂內容,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同時還能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大學生每天都會瀏覽新媒體動態,從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這就為大學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改革的機遇,大學生對時事政治和熱門事件比較關注,但是教材內容比較守舊,大學生都是通過新媒體獲取最新的思政內容,大學的思政課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出現了較大的外延。因此,大學思政課要充分的認識這一新形勢,為學生構建思政課新媒體交流平臺,增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這樣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隨時對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遇到思想困擾的時候對其答疑解惑,提高大學思政課教學質量。新媒體加入到大學思政課教學中,要及時的更新資訊,讓學生針對熱門事件或者話題進行討論,這樣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
2、消極影響
新媒體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其中充斥著一些不良的意識形態,比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大學生在瀏覽新媒體的時候必然會接觸到這些不良思想,這些內容和思政課教學觀點有著沖突,如果不能及時的引導他們的思想,就可能讓大學生的思想出現混亂,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導致他們誤入歧途。另外,大學生沉迷于新媒體,在思政課教學中精力會不集中,缺乏對思政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思政課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影響解決對策
1、優化大學思政課新媒體平臺
新媒體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具有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開放性等特點,大學思政課教學要充分的利用新媒體,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的思政課教學平臺,以便滿足他們對思政課學習的要求。同時,大學思政課新媒體平臺還要優化和整合信息資源,要用正確的思想意識形態去凈化新媒體環境,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讓其可以引導學生的思想和政治觀念。
2、強化學生新媒體素養
新媒體中有豐富的思政課教學案例,大學思政課純粹的理論知識講解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大學思政課的縱深發展。新媒體融入到大學思政課教學中去,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開展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多引入一些新媒體中的熱門事件,這樣不但能夠加深大學生對思政知識的理解,還能對他們起到警醒的作用,進而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此外,新媒體中的信息良莠不齊,教師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新媒體素養,讓他們樹立批判的精神,同時還要加強高校新媒體平臺的監督和管理,將一些錯誤的信息和價值取向阻擋在思政課新媒體信息之外。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思政課具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影響,大學在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新媒體積極作用,規避新媒體的消極影響,通過多種方法提高大學思政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駱靜. 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影響及對策[J]. 新媒體研究, 2016, 2(7):56-58.
[2]李穎芳. 新媒體兩面效應對高校思政課的影響和對策[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17, 21(4):51-53.
作者簡介
李斌(1996-),男,漢族,陜西西安人,本科在讀,西安文理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資源回收利用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 西安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