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遼寧省8個大豆品種進行試驗,通過產量、農藝性狀淺析,結果表明:沈農10-131、鐵08133-27、鐵09086-10共3個品種各種性狀表現良好,建議參加區域試驗。
關鍵詞:大豆;中熟組;多點;比較;淺析
中圖分類號:S56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具備下列條件的非轉基因大豆材料,選育經過或來源清楚,無產權糾紛。主要質量性狀穩定,主要數量性狀整齊一致;抗倒性、抗病性不低于對照品種。連續2a 10點同熟期組品種產量比較試驗,普通型大豆品系,比對照品種(省區試統一對照品種)平均增產≥8.0%,方可參加遼寧省大豆區域試驗,本文為2017年新品系多點比較篩選。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5個承試點,分別為鐵嶺市農業科學院、遼寧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錦州農業科學院、遼寧省風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遼陽市農林科學院。遼陽點因缺苗嚴重,取消,4個承試點做統計。前茬均為玉米。
1.2 試驗品種
參試品種8個,沈農10-131、沈農10-873、鐵08133-27、鐵09059-4、鐵09086-10、遼08025-6、遼10Q056-8、遼H11044-4對照品種為鐵豐33號。
1.3 田間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組法,3次重復,5行區,行長5m,行距0.55~0.60m,穴距0.20~0.23m,參試品系3~4粒下種,出苗后每穴留苗2株,小區播種面積為13.8~15.0m2。
1.4 試驗過程
4月中旬—5月上旬播種,收獲時,去掉小區兩邊行及兩端各0.5m后,在收獲行連續取樣10株供考種,剩余植株實收實打;加入考種樣重量后計算小區產量,進行統計分析,按實收面積折算每667m2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分析
對8個品種2017年4點次產量進行平均(見表1),鐵08133-27平均產量3361.5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11.9%; 鐵09086-10平均產量3340.5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11.7%;沈農10-131平均產量3315.0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10.3%;遼08025-6平均產量3231.0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7.5%;遼10Q056-8平均產量3193.5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6.3%;遼H11044-4平均產量3157.5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5.1%;沈農10-873平均產量3151.5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4.9%;鐵09059-4平均產量3114.0kg/hm2,比對照品種減產3.6%。結果表明:鐵08133-27、鐵09086-10、沈農10-131產量突出,增產比超過8%。
2.2 農藝性狀分析
2.2.1 田間調查
8個品種田間顯示(表2),8個品種生育期在132~136d之間,均較對照品種遲熟≤4d;沈農10-131、遼10Q056-8為白花,其余為紫花;沈農10-131、沈農10-873棕毛,其余為灰毛;所有品種均為橢圓葉;鐵09059-4為有限結莢習性,其余為亞有限;8個品種田間抗病性好,均抗倒伏。
2.2.2 室內考種
對8個品種室內考種結果進行當年4點次平均(見表3),結果表明:鐵09059-4株高較矮,主莖節數最少,其余均高于對照;遼10Q056-8分枝最少,其余均多于對照;單株莢數均多于對照;沈農10-131、沈農10-873鐵09059-4完整粒率低于對照。鐵09059-4褐斑粒高于對照,沈農10-873、鐵09059-4、遼08025-6、遼10Q056-8紫斑粒高于對照,其余品種抗病較好。無霜霉粒;百粒重16.9~21.5g,粒均小于對照。沈農10-131、鐵08133-27為黑臍,其余全為黃臍。
3 結論與分析
綜合以上結果,品種沈農10-873、鐵09059-4、遼08025-6、遼10Q056-8增產比均低于8%,抗病性低于對照,未達標,結束試驗;遼H11044-4增產比未達標,結束試驗。沈農10-131、鐵08133-27、鐵09086-10各方面表現優良,建議參加區域試驗。
參考文獻
[1]董鉆著.大豆產量生理[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劉麗麗.不同大豆品系豐產性和穩定性分析[J].農業科技通訊,2014(8):120-122.
[3]唐紅麗.遼寧省中熟大豆新品系篩選淺析[J].農業科技通訊,2016(11):86-89.
[4]唐紅麗.不同大豆品種區域試驗豐產穩產性分析方法探討[J].農業科技通訊,2015(7):119-122.
作者簡介: 朱海榮(1982-),女,碩士,農藝師,研究方向:大豆遺傳育種與病蟲害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