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椒是一種集藥用、食用、觀賞于一體的優良樹種,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其喜陽光,耐干旱,栽植在梯田邊緣上枝葉茂密,根系發達,保持水土的作用巨大。花椒全身都是寶,根、莖、葉、花、果實中含有大量的麻味素和芳香油。花椒由于其根系發達,具有抗旱、保水、耐瘠、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在我國廣泛種植。但是如果疏于管理,會影響花椒的正常生長。本文從選種、育苗、栽植、修剪等方面對花椒的栽植管理就行了探討,有助于提高花椒的提升花膠產量,增加經濟效益。
關鍵詞:花椒;栽培管理;技術;探討
中圖分類號:S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花椒屬于灌木,樹枝呈灰褐色,長有短小的刺,葉片呈橢圓形,邊緣不規則具有鋸齒形,表面長有細毛,呈綠色。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提到花椒舊服具有明目健神的作用。花椒用途廣泛,其枝干在農村常作為籬笆,果是極佳的調味品,同時也可以入藥,具有御寒解毒,健胃消食的作用。花椒在我國廣泛栽植,南北地區均有栽植,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其對土壤的要求較低,是農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是假如在花椒的栽植中疏于管理,不僅無法提高花椒的成活率,而且也會影響成活花椒的生產。花椒在我國多數地區被作為經濟樹種種植,其栽植與管理過程中,需要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尤其是一些冷涼地區,應當考慮氣溫、周圍環境。本文通過分析花椒的栽植管理技術,將對提高花椒的產量和品質,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提供積極的借鑒意義。
1 花椒的生長特性
花椒屬于灌木,通常株高1.5m左右,其果、皮、葉都可以作為調味品。花椒的根表較短,屬于淺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耐寒耐旱,在養分缺乏、弱酸弱堿的情況下也可生長。同時對溫度的耐受性也較好,-20℃也能生存,一般適宜的平均溫度為6~10℃。花椒喜陽,抗旱能力較強,對水分的要求不太嚴格,過多的水分會影響花椒的正常生長,所以在選地的時候要盡量避免低洼雨水容易積聚的地塊。
花椒的莖稈有短刺,樹皮呈暗灰色,長滿皮刺,嫩芽一般呈現暗紫色。葉柄呈橢圓形或卵狀披針狀,一般長8cm左右,寬5cm左右,葉片的頂部為尖狀,兩則對稱,油點多但是不明顯,在放大鏡的作用下可以看見細短的毛,葉軸有稀疏的小皮刺。花序呈現圓錐狀,花小而多,花瓣呈淡黃色,長度為2mm。雌花果瓣為紅褐色,有心皮4個。內果皮為淡黃色,香氣較濃,味道麻而且持久。
花椒的應用價值在于其果實的皮,含有揮發性脂肪酸,果皮中的油可以提取做成芳香油。更重要的是花椒的皮是重要的調料,具有十分高的經濟價值。同時花椒的皮也可以作為香精的原料,種子可以榨油,在工業上應用廣泛,工業用后的廢渣可以作為動物飼料或者農用肥料。另外花椒的果皮、葉子和種子都可以作為藥材的原料,具有御寒止痛,健神明目的的功效。花椒幼嫩的枝葉可以用來腌制蔬菜或者直接炒菜食用。
2 選種
花椒種子采集一般選擇樹齡達到幾十年,花椒品質好、樹干健壯、產量高的樹種,通常最佳的采種時期為采完使用籽的10d之內。采集后要盡快將種子曬干,如不及時處理會大大影響種子的發芽率,甚至會出現部分不出苗的狀況。在種子采集曬干之后進行種子的處理,通常處理方法有2種:將種子與泥土混合,將采集的種子剝去外殼,然后用種子質量相同的黃土、沙土加水后混合攪拌直到稀泥狀,用手捏成球形后在通風出進行風干后保存。到春天播種時打碎播種即可;土坑埋藏,在經過寒露以后選擇地勢較高的位置就行挖坑,坑直徑為1m,高度為1.2m,挖好后將種子與土加3倍水后就行混合,后填入坑內,并用秸稈覆蓋坑口,然后用黃土墊后30cm,在密封填土的覆蓋的過程中要保證密封性良好,防止雨水、空氣、雪水等進入。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在第2年春天就行播種時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主要是減少了來年進行播種的步驟,應用這種方法進行播種能有效提升花椒的長勢,而且出苗比較整齊。
3 育苗
花椒進行育苗的地塊最好選用含有沙土的背風向陽的水澆地塊,要確保育苗土壤中有充足的農家肥。播種的季節假如是春季,最好選擇在春分前后,秋季要在凍地之前進行。一般花椒的播種方式為條播,播種的間距為25cm,挖深度為5cm的壟溝,每0.067hm2的播種量為8kg,將種子播種之后要在種子上覆蓋2cm左右的土,壓實后進行澆水,澆水達到地面濕潤程度即可,防止出現過多的土壤板結。播種后15d左右,種子全部出苗,出苗以后要進行留苗,通常各株之間的距離為10cm,每單位面積的出苗率為25000株/0.067hm2左右,出苗以后要做后苗木的施肥和除草,以免影響苗株的生長。
4 栽植
花椒喜陽性,最好在平均海拔1000m以下,最低氣溫在-25℃以上的地區栽植,栽植季節最好選在春季清明前后,比較干旱的地區可以選在雨季進行。通常花椒的栽植方式為深坑潛栽法,這種方法有利于保持水分。具體為先挖60cm的坑,然后填土30cm,壓實后進行澆水,水滲入后進行栽植埋土提苗,踏實后再進行1次澆水,鋪1層10cm的干土后完成栽植。
5 修剪
通常花椒樹的長勢為心形,4個左右主枝,主枝有2~3個側枝,果實一般位于側枝。為了便于采摘,在修剪的過程中要注意花椒的高度,等其漲到60cm后進行摘心,以促進側枝的生長。等到第2年將基部長到50cm以上的側枝全部剪掉,重點培養側枝的生長。通常花椒樹的修剪要經過4a左右才能完成。修建的目的是為了通風和吸收陽光,對老樹進行修剪可以采用去老存小、疏弱留裝的方式。在花椒樹的成長期,要定期進行處理維護,不要讓側枝長勢過于茂盛,對于患病或者干枯的枝干要及時的剪除,有利于促進花椒的光合作用,促進花椒正常生長。
6 病蟲害防治
通常花椒的常見疾病有花椒膏藥病、介殼蟲、虎天牛和蚜蟲等,花椒膏藥病通常會出現在成熟的花椒園,主要癥狀為出現庇蔭、潮濕的特性,嚴重會造成花椒枯死,影響花椒的產量。防治該病可在病班處涂抹博美石硫合劑。介殼蟲繁殖能力強,主要侵害花椒的樹葉和果實,由于具有一定的抗藥性防治難度大,因此當花椒園一旦發現病蟲害的枝葉要及時清除。化學方法主要有馬拉硫磷、混合氧化樂果等藥劑,其可以有效殺死蟲卵。虎天牛對花椒的生長威脅很大,其喜歡啃食花椒的幼葉,直接影響花椒的生長發育,導致花椒樹枯死,嚴重損害花椒園的經濟效益。對其防治可以采用人工捕捉成蟲的方法,對于幼蟲噴灑強力甲胺磷能消滅蟲源,對已經枯死的樹枝要及時清理并加以焚燒。當花椒的葉片出現卷縮的現象,表明花椒樹受到蚜蟲的侵害,蚜蟲十分喜歡吸取花椒葉的汁液。防治蚜蟲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將蚜蟲天敵七星瓢蟲放在花椒園內能有效消滅蚜蟲,也可采用化學藥劑或者橘子水來噴灑,能有效防治蚜蟲的危害。
7 結語
花椒樹適應性強,便于管理,荒坡地、路旁、田邊、房前屋后均可栽植,不占用農田耕地,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優良經濟樹種.花椒具有耐寒耐寒的特性,對土壤氣候的要求較低,易于栽植和管理,但是一旦疏于管理,就會出現病蟲害、產量下降、苗木枯死等問題,嚴重影響經濟效益。本文較為詳細的探討了花椒栽植選種、育苗、栽植、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各個階段的特點和注意事項,望能對花椒種植者提供積極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周其宣,王家容.淺談九葉青花椒高產栽培管理關鍵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3,22(18):57-58,131.
[2]楊立春.花椒高產栽培管理技術與病蟲害防治[J].北京農業,2013,27(18):31.
[3]趙秀玲.花椒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其資源開發的研究進展[J].中國調味品,2012(3):1-5.
[4]李瀟,吳應珍.甘肅隴南花椒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12(2):11-112,127.
[5]閆榮杰,張治軍,鄭瑞華.鳳縣大紅袍花椒豐產管理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2(1):80-82.
[6]朱梅.山區花椒的栽培技術[J].今日科苑,2012(8):123.
[7]張云霞,郭少峰,王衛平,等.渭北旱塬大紅袍花椒育苗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2(2):103-104,40.
[8]宋建新,聶承華.花椒芽的囤植栽培[J].河北農業,2017(2):19-21.
作者簡介:李愛云(1969-),女,甘肅臨洮人,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