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佳
摘 要:沈從文的文學作品中塑造出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文章從純真自然的湘西少女形象、剛強堅韌的湘西婦女形象、吊腳樓里沉而不淪的妓女形象以及形形色色的都市婦人形象等四個層面對沈從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開研究,結論對沈從文文學作品研究和透視二三十年代我國的女性意識和社會結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沈從文;女性形象;文學作品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4-0-01
沈從文是我國優秀作家,其作品膾炙人口,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主要包括湘西女性和都市女性兩大類。其中,以湘西女性為主要人物的系列小說更是被廣大讀者津津樂道,是沈從文筆下女性形象的璀璨明珠,而都市女性形象的塑造則表現為理性審視,無論是清純自然的少女還是形形色色的都市婦人,都使沈從文的小說世界變得熠熠生輝。
一、純真自然的湘西少女形象
湘西的山水蘊含著現代都市所不具有的自然之美,而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少女,正是由于湘西山水自然之美的孕育,而呈現出純情、樸素、簡單、動人的人性之美。另一方面,作家憑借其深厚的文學底蘊,以精湛的筆觸讓一個個天真、純美的湘西少女躍然紙上,她們無不青春洋溢,滿含著對未來美好生活與甜美愛情的追求和向往。
《邊城》里的翠翠無疑是沈從文塑造的湘西少女形象的典型代表,同時也被認為是作家在女性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一座高峰。首先,沈從文從她的健美的身體進行描繪:“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1]這與作家筆下都市女性的病態特征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她成長在自然的山水里,因而才會如此的純凈和透明,沒有受到現代都市文明的絲毫“污染”。在小說中,純美自然環境不僅造就了翠翠秀美的身材和臉龐,更重要的是塑造出她那善良的赤子之心。面對心上人的離去,她不埋怨任何人,對失去爺爺的打擊,更是表現出倔強與堅強。因此,翠翠身上的品格,是所有湘西女性的品格,是人類珍貴精神的絕佳體現。
二、剛強堅韌的湘西婦女形象
在沈從文的筆下,不僅有天真燦爛的湘西少女,還有諸多中年婦女形象。這些中年婦女又以寡婦居多。但是她們并沒有被悲慘的身世和命運壓倒,而是積極面對生活,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努力改變現狀,為子女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旅店》中的黑貓就是這一形象群體的典型代表,她年輕貌美、皮膚黝黑,在性格上不僅熱情強悍,而且精明強悍。面對失去丈夫的巨大變故,她并沒有頹廢自哀,而是開了一個小旅店,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支撐生活。另一方面,黑貓還干預突破封建禮教的束縛,積極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因此,沈從文以比較贊同的手法描繪黑貓對封建倫理的沖擊,側面表達了對湘西女性追求精神的贊賞之情。
三、吊腳樓里沉而不淪的妓女形象
在現代文明意識中,妓女基本成為消極、墮落和淫穢的代名詞。但是,在沈從文的筆下,湘西吊腳樓中的妓女卻有所不同。這一群體雖然依靠出賣肉體來謀生,但是卻始終堅持做人底線,并不為物欲的追求而出賣自己的靈魂,從而和其他湘西女性一樣,散發出別樣的人性光輝。
小說《柏子》就主要描繪了用身體討生活的妓女形象,但是她們與眾不同,特別是通過她們的情義,使可憐的水手們得以暫時忘卻生活的艱辛:“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的過去與未來”[2]。對家境貧寒的柏子而言,受制于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愛情好比一件難以企及的奢侈品,因而不得不將愛情寄托在這些妓女身上,并最終產生了凄美、獨特的愛情。
顯然,沈從文對湘西妓女的描繪,并沒有金錢和肉欲交流的骯臟和丑惡,反而透露出濃重的人情味,同時也不缺乏對她們的純真品行的認同和贊美。因此,沈從文所描繪的湘西妓女形象是十分特殊的,不僅賦予了她們新的生命,同時也給予她們公正的評價,雖然從事的工作比較陰暗,但是內心卻是異常淳樸的。
四、形形色色的都市婦人形象
沈從文的文學作品不僅描繪了積極、正面的湘西女性,也對都市女性進行了一定的描繪[3]。在都市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早期階段,沈從文對都市女性基本持排斥態度,這一時期的作品也主要表現為自私、庸俗和虛偽。例如,《紳士的太太》主要描繪了城市上流社會的婦女形象,她們表面上光鮮、高尚,實際上卻是糜爛和墮落。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起,隨著社會閱歷的逐步豐富,沈從文開始逐步擺脫早期作品中的那些幼稚,在城市女性的塑造方面,也不再一味批判,而可以從更為理性的視角對城市女性的內心世界進行刻畫和探究。因此,這一時期沈從文筆下的女性形象有較大轉變,開始尋求突破城市生活的禁錮,并試著從鄉村生活中尋找精神寄托和人生方向。例如《都市一婦人》中的主人公雖然有些人性和奢侈,但是思想獨立、敢作敢當,用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屬于沈從文筆下的另類都市女性形象。
參考文獻:
[1]沈從文.邊城,《沈從文全集(第八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
[2]凌宇編,沈從文著. 柏子,《沈從文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3]羅璠,陳芳.試析沈從文小說女性形象的審美意蘊[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0(04):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