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西工大附小龍湖分校 陜西西安 710043
1、自身原因
(1)低段孩子年齡較小,思維發展不全面,理解力層次不齊。
(2)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自主學習習慣。
(3)貪玩、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學習困難較普遍的因素。
(4)學習習慣不好,依賴性強。
(5)個人自信心不足。
2.外部原因
(1)班級授課制是目前最實際的,也是最普遍授課方式,教師在教學時,會根據班級的平均水平而確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進度。但因每個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不同。因此在聽講過程中,理解力較弱的同學他就慢慢跟不上教師和同學的節奏。成為班級較為落后的學生。
(2)家長教育理念不同,目的單一,表現在對孩子平時的學習放任自由,孩子作業是否按要求做完,很少過問。等到成績不好,更多的是責罵而不是幫助分析原因.
(3)教師傳授知識的能力與方法在一定范圍內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的求知欲望。
總之,小學低段數學學困生的成因雖然有很多方面,但大多不是智力、能力的問題,主要是學生態度、興趣和習慣方面的問題。
小鑫同學是我從一年級一直帶到二年級的一個小朋友,在班級里他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孩子了。孩子在校課堂上表現為好動,玩鉛筆尺子橡皮,神神叨叨自言自語,手腳不太協調。據孩子媽媽反映說這孩子是大齡產子,孩子剛出生時出現窒息缺氧等等現象。
觀察發現他手腳不太靈活,寫字慢,同樣在體育課上也發現他很多動作都不能按要求完成。別的小朋友寫出一句話的時間,他最多能寫兩三個字,還是硬拼到一起的怪字。所以無論同步作業還是課后鞏固他都不能及時完成,也就影響了學習效率。另外,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比如班級其他孩子們認真探討一個題目時,他正在對著他的鉛筆大笑,嘴里自言自語。因此他聽了其中一點點內容然后就開始不由自主的干起別的事情了。
1.教師首先有專業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講解知識脈絡清晰,深入淺出,尤其在小學低段的數學教學中,需要注意創設有趣且富有思考價值的情境,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2.關注學生課堂表現,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效果要求,尤其關注學困生,掌握他們的理解和思考進度。
3.隨時改進教師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多鍛煉學困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等。
數困生的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各方面都調整和努力之外,我們需要調動并積極發揮家長的配合作用,合力解決數困生問題。
比如,小鑫同學,他學習習慣不好,不會聽課,無法獨自完成作業等等,但跟家長溝通過孩子的情況后,孩子媽媽表示愿意配合共同提高他。
利用下課時間與他談心交流,了解他的愛好、興趣,并在課堂上多關注他,對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請他發表自己的見解,鼓勵他認真聽課并動筆完成一些課堂練習,做對了給予表揚獎勵。在同學贊美中,他樂了,感覺學數學還是很有趣的。接著我又用課余時間幫助他補缺補漏。適實指導,真誠幫助,他感覺到進步的希望,學習的勁頭也就更足了,學習成績也在不斷的進步。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系的,小學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大多數源自于他們對于這個老師的喜愛程度。
小瑤對學習數學自信心不足,畏難情緒嚴重,上課不敢發言,父母只要看好成績,卻沒時間了解孩子平時學習情況。了解到她這些情況后,便多次找瑤瑤談心,指出她身上的優點與不足,和她一起定出學習計劃,并為她補缺補漏,讓她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她理解了老師的一片苦心,可以把老師當成她的好朋友,并在課堂上多關注她,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只要她愿意舉手發言,我就讓她發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大膽勇敢地在同學們面前說出自己的看法,做對了給予表揚獎勵。在一次一次的嘗試中,她勇敢了自信了,在數學課上明顯積極了很多,對學習也就有了動力,慢慢的她便成了班級其他孩子鼓勵別人的榜樣。
我們老師要伏下身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走進孩子的心靈,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的關系,尤其學困生,他們更需要教師更多的關注和引導。
數困生遇見需要稍微思考的有點難度的問題,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另一方面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對于很多問題有慣性思維。
很多數困生的形成是因為同樣的問題他跟不上,也明顯沒有自己思考過,甚至連同學回答的答案他都沒聽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跟著大家伙一通回答。這樣的教學而忽略了數困生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或者平時見的題目類型再見時換了問法他就慣性思考,不會了。
1.注意課堂學習習慣
2.注意強化抽象思維訓練
3.及時反饋糾正學習內容
4.注重賞識教育,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作為教師,要用放大鏡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認真審視他們的優勢,及時給予肯定和激勵,幫助其在實踐中建立自信。在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也一直堅持盡我最大努力去做到這點。時刻記住有可能就是無意中的一句話就會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只要我們用心教學,始終把每個學生放在心上,認真總結教學上的經驗和教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相信我們的付出一定會得到回報,一定能夠大幅減少數學教學中數困生的人數,進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