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軍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的足球水平一直都處于落后的狀態,與我國的人口基數嚴重不符。近年來,由于國家領導人的重視,提出了“校園足球”的計劃,我國開始嘗試在學生階段開展足球訓練,以提高學生的體質,提升我國的足球競技水平。簡單探討“校園足球”背景下小學足球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小學足球教學;優化策略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育最重要的階段,尤其是小學中高年級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極大的潛能開發空間,他們活潑好動且精力充沛,在這一階段對他們進行足球訓練,能極大地激發他們對于足球運動的熱情,提升他們的足球競技水平,同時也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此外,還能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的足球競技水平。
一、“校園足球”的概述
長期以來,我國足球的競技水平一直處于非常落后的狀態,我國的小學生受到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長期埋頭苦讀,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身體素質水平日益下降。基于此,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了“校園足球”的計劃,提倡將足球運動和小學的體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讓小學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態以及運動能力,結合足球教學的相關標準和規定,制訂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幫助小學生了解足球的基本規則,進行基礎的足球競技訓練,希望通過運動增強小學生的體質,并以此培養小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熱愛,使其掌握基礎的足球技術,進而參與到我國的足球運動事業中來,為我國的足球事業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可以說,開展“校園足球”運動不但能改善小學生的體質,同時也能極大地培養小學生艱苦奮斗、勇于面對苦難及團隊合作的意志與品質,這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以及深遠的意義。
二、當前我國小學足球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方式簡單
在當前我國大多數的小學足球教學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非常簡單,往往是先帶領小學生一些最基本的伸拉訓練或者是跑跳運動,然后就開始統一教授運球、控球的訓練,而教學方式也大多是以教師的演示為主,讓所有的學生一起進行模仿。這種教學方式在初期還可以,小學生還比較新鮮,能夠主動學習,但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開始溜號、不注意訓練了。而且這種訓練也只能培養學生的個人能力,無法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以及配合意識。
(二)缺乏差異化教學的意識
足球其實是一項比較依賴運動員身體天賦與運動天賦的活動,然而我國長期實行應試教育體制,很多學生往往都不重視體育鍛煉,因而他們的身體素質往往偏弱,在足球教學中往往付出了很多汗水也難以達到教師的要求。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小學的體育教師往往對所有學生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方式,這也給許多沒有運動天賦的學生帶來了較多的困擾。
三、“校園足球”背景下小學足球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科學練習
對于剛接觸足球運動的小學生而言,他們活潑好動且精力充沛,因此,在對他們進行培訓時,首先要使其養成規范的運動技巧和科學的訓練方式,這對于奠定小學生的技術基礎,形成標準化的運動以及他們在未來足球方面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現代教育技術
足球運動本身具有很強的技巧性,很多技巧即使是教師反復講述并親身示范,也無法讓學生體會到技巧的正確使用方式,而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借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會將這些復雜的技巧更直觀、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小學生面前,讓他們更直觀、簡潔地理解和掌握相應的技術要領。
(三)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因自身的發育特點,在身體素質和運動天賦上各不相同,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差異化訓練,對于身體素質好且有足球天賦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且沒有運動天賦的學生也要讓他們在足球運動中有所收獲,享受足球運動的快樂。
(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足球運動是一個講究團隊合作的競技活動,單憑個人的能力是無法贏得一場比賽的,正如在世界杯的比賽中,一個人的足球天賦再好,假如沒有團隊的協作,也只能與十六強失之交臂,黯然回家。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開展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鼓勵他們努力進行團隊間的配合,從而養成相信隊友、相信集體的團隊意識。
在當前,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了孩子們身體的健康以及更好地發展我國的足球運動,特地提出了建設“校園足球”的教育目標,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小學體育教師要運用科學、規范的訓練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足球能力與足球意識,以此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合格的足球人才。
參考文獻:
[1]康寧宇.校園足球背景下的小學足球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0):67,74.
[2]袁敏.“校園足球”背景下的小學足球教學[J].運動,2015(2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