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明
摘 要: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互聯網在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教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互聯網+教育為我們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出了新挑戰。本文對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學校和諧師生關系構建進行了探索與嘗試,以期在新時代探究中職學校師生關系如何在互聯網技術影響下實現和諧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師生關系;構建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方便了我們溝通的同時又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表現在師生關系中便是學生有什么想法不愿意與老師交流溝通,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師生關系的淡漠乃至惡化,有些師生之間因為關系處理不當甚至引發了悲劇。針對這一狀況,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處理好師生關系變得刻不容緩。
一、目前中職學校師生關系現狀
中職學校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勇于嘗試并接受新事物,尤其對于網絡世界充滿著較強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中職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他們的課業負擔相比普高的學生要輕,所以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接觸網絡,這也造成了大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虛擬空間,他們溝通、交流的途徑與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網絡。同時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家庭由于在上一次的升學過程中孩子沒能升入理想的普通高中,家長與學生之間已經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大部分家長也認為讀中職沒希望、沒壓力,因此對孩子缺乏關注,疏于管教,造成部分學生性格叛逆、缺乏自信、不愿與人溝通,對于老師的細心教導總感覺是對自己個性的壓制,因此師生關系十分緊張。
二、互聯網+背景下影響中職學校和諧師生關系的主要因素
(一)互聯網+改變了知識獲取途徑。互聯網+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不僅限于課堂,他們可以借助各種媒體終端如計算機、平板電腦、手機等通過互聯網平臺、資源庫、直播課堂、微課、微視頻等獲取知識。同學們可通過互聯網接軌最先進的課堂教學,吸納高效課堂信息,完成預習、學習、復習和考試。通過這臺平板電腦,學生們不僅可以與同學、老師在線交流不清楚的知識點,而且還能通過視頻教學搞明白解題思路和方法。
(二)互聯網+改變了知識傳授方式。在傳統的教育生態中,教師、教材是知識的權威來源,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教師因其擁有較多知識量而擁有課堂絕對控制權。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和學生的界限也不再涇渭分明。“互聯網+”教育時代的來臨,教師教學的地點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教室,可以通過網絡教室、遠程教學平臺等完成授課,作業的布置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發送到學生終端上,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減少了師生間面對面的交流溝通。
(三)互聯網+改變了師生溝通交流的途徑與方式。互聯網技術作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和社會化手段,不斷改變著學校教學模式和教師教學行為,并賦予學生充足的話語權。互聯網技術呈現出共享性與開放性、虛擬性與自由性等特征,為師生間進行平等“對話”以及主體間性的交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傳統師生關系中的不合理成分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加速消解,師生雙方的角色、地位、心理狀態都隨之發生變化,師生向著共生、和諧的關系邁進。
三、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學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策略
(一)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互聯網+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的方式與節奏。作為教師要順應時代潮流,把最新的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就必須不斷更新觀念,緊跟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步伐,盡快建立起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思維正確看待學生的各種行為與表現。
(二)教師要努力學習信息技術,不斷提高教學藝術。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積極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勢,建立起了互聯網支撐下的“三通兩平臺”。這些基于互聯網的現代化教學管理資源與平臺的建成,為固守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更是離不開熟練的信息技術。因此,教師們必須適應教育新常態,嘗試互聯網背景下新的教學形式與方法,通過不斷學習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及吸引力。
(三)學校要搭建師生溝通交流平臺,暢通溝通交流渠道。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學生的各種想法、各種不快不愿意與家長、老師面對面的交流,他們更傾向于通過網絡傾訴心聲,因此學校要通過互聯網搭建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互相溝通交流的平臺。學校可以在網絡上開通“心語小屋”,學生通過匿名的方式在“小屋”里吐露自己的心聲。或者通過微信建立一個師生溝通平臺,老師、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互動師生交流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心理咨詢老師長期關注師生話題動向,對有困擾的師生給予及時的答復,從而預防或化解師生之間因交流溝通不順暢而引發的矛盾。
(四)學校要建立家校互聯互動的機制,形成共管共育的教育合力。學生能夠成才是學校、家庭共同的目標,學生的教育、成長需要學校、家長互相溝通共同努力。學校應該設立家校互動日,讓學生家長走進校園,與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在校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表現。為加強家、校長期互動,班主任老師可以建立班級家長微信群,家長和教師能夠有效的實現互動,即時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家長和老師可以及早發現學生的不良情緒并一起想辦法解決,從而促進和諧家校關系、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