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摘 要:在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教學中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在正確認識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英語教學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教學;問題與建議
一、正確認識英語教學的地位和意義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迎來了各種國際機會,擔當國際責任的時候也越來越多,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外語人才的需求不足。而英語是其中最重要的國際語言。需求決定了市場,也決定了英語教學在國內的剛性需求。高中英語學習階段作為學生從英語學科基礎掌握階段到價值運用階段的重要銜接階段,學生如果在這個時期不能學好英語,不能培養出對于英語的興趣和情感,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沒有掌握應該掌握的英語學習方法,會給將來的英語學習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障礙。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在中國,母語是中文,有時候高中學生因為有愛國情結,所以就對英語產生了嚴重的偏見,這種從一開始就對英語產生了嚴重的偏見的現象,就導致有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成績也就相應的不好。有的由于性別原因,男生相對喜歡理工科而厭惡社科。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感情并不濃厚。
(二)教學理念的滯后以及教師素質低下。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導致目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觀念依然存在著突出的滯后性特點,教育方法過于陳舊;而在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學更注重教師能夠應用更多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但由于觀念的滯后,往往也會導致大部分的英語教師不能很好的接受這一改變,使教師脫離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實現其教育理念的有效革新也就變得尤為困難。另外,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教學,詞匯量相比之前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加,由此也就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英語教師能夠加大自身英語詞匯量的儲備,而且還要能夠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為學生創設出一種合適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能夠更加輕松深刻的掌握這些詞匯知識;其次,強化高中英語教師英語素質的培養,由此方能保證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文化,幫助其對教材內容所涉及到英語內涵有一深入的認識。
(三)課堂教學互動性的缺乏。基于當前新課改背景,大部分的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于課堂互動式這一新教學方法都進行了積極的響應,這一點也是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的一項突出進步;但是還需明確,在目前多數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對于師生間的互動依然還是存在于教師與學生“一問一答”的滯后形式上,而且課堂中所進行的多數討論,基本上也圍繞著教材中某一話題而展開,在這樣一種嚴重缺乏互動性的教學模式下,難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套自己的觀念與思想;除此之外,在課堂互動過程中,學生參與討論的均衡性也是難以進行保證的。
三、改進高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一)不斷加強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教師職業素養是指從事教師職業所必須具有的知識與能力,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教師的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教師職業心理健康。可以通過運用教學機智與教學幽默和非語言藝術來進行英語的教學。
教學機智和教學幽默是教學藝術的創造性和審美性特點的具體體現,是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機智和教學幽默是體現的是一名優秀合格教師的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處理危機事件的能力。教學幽默,是指將幽默運用于教學并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學生會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學藝術效果的活動。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教育教學類的知識,并把這些知識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包括教師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勢語、體態語等方面。
(二)強化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興趣。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要更好地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也就需要教師切實改變之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并能夠引導學生積極的對自己所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穩步培養并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科書編寫體系化,課程與教學個性化、綜合化
1.英語教科書應呈現一定體系、設置個性化的課程。要編寫一套能相互銜接的從小學開始,到初高中一直到大學的一體化英語教科書,并在每個學習階段開設不同的個性化課程。如在初高中階段可開設語法課、聽說課、閱讀寫作課;在大學階段,針對學生的英語基礎,實施英語分級、分層次教學。
2.教師教法和學生學法要轉變。大學英語教師只注意到大學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口語交際能力,而展開一系列的活動教學,卻忽視了高中英語教師的主導傳授知識教學,以及學生在三年的高中英語學習中,已經形成的高中英語的學習模式。因此,大學英語教師要借鑒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同樣,大學英語教學中也涉及了一些新穎的、能夠幫助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模式,如“讀寫譯交互式教學、視聽說合作教學、作文聯系教學”,高中英語教師也應該借鑒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精華,從彼此的教學實踐中找到適合的切入點,將彼此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相融合。高中學生要在上大學之前對大學英語學習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心理準備,進入大學學習后要轉變高中的英語學習方法,注重自主學習,從多方面管理自己的學習。
總之,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交流語言,能否流利、準確地用英語與他人溝通已經成為現代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中國本土文化的輸入,注重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以及注重學生聽、說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基礎教育階段學好英語,形成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掌握英語、使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文清.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探討[J].學周刊,2017(3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