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飛飛
摘 要:班主任管理不僅是實施學校管理的基本方式,也是優化學生學習習慣,使其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基本途徑,更是與學科教學質量緊密相關的重要內容。通過觀察教學實踐不難發現,深受學生愛戴、備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所管理出來的學生的自律性與自覺性更高,在學科學習中的表現也更為積極。結合多年的教學分析,從良好的班級管理對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的效果以及班主任所應實施的具體管理對策兩個方面,對小學班級管理與學科質量關系之間的相關問題展開分析介紹。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學科質量;關系分析
一個班級是否能讓小學生健康成長,關鍵在于班主任所實施的管理對策,而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與學習環境也對小學生起到了精神指引與行為約束的作用。在小學階段,班主任需要認真分析小學生對班級的期待與要求,構建一個學風優良的民主課堂,并以此來加強小學生對學校生活的認同感,為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做好充足準備。那么,具體來說,有效的小學班級管理將會對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產生什么積極作用呢?
一、班級管理對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積極作用
1.增加學生的認同感,有利于使其自愿參與學科學習
傳統的“應試教育”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便出現了厭學、棄學的負面心理,原因在于他們在學校生活中找不到相應的學習樂趣與幸福感受。這是因為小學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只在乎小學生的學科成績,將成績看成是評價小學生所付出的學習努力與汗水的唯一標準,導致小學生逐漸失去了努力與奮斗的樂趣。在班級管理中,教師也會偏愛學習成績優異的小學生。
良好的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前提便是班主任的“一視同仁”與“民主管理”,也只有能夠公平對待每一個小學生的班主任所制訂的管理對策才能受到小學生的擁護與支持。在這種班級環境下,小學生也能夠對班級生活產生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進而自愿參與班級活動。學科學習是集體活動與班級活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學生也會自覺調整學習狀態,主動學習學科知識。
2.增強學生的信任感,有利于促使學科教學更符合學情需要
大多數小學班主任都是由任課教師兼任的,這就使班主任能夠利用“職位之便”更加了解小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及他們對每門學科的學習期待,為設計出更符合學情的學科教學任務做好準備。良好的班級管理需要班主任走近學生,傾聽學生內心真實的聲音。從這個角度來說,優化班級管理勢必會伴隨著良好的師生溝通。而小學生性格十分單純、可愛、天真,只要班主任能夠獲取學生信任,那么小學生便愿意毫無保留地向班主任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
當小學生真正信任、喜歡上一位教師的時候,他們便會“愛屋及烏”,通過主動學習來反饋教師,由喜歡上一位教師,進而喜歡上這位教師所教授的學科知識。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應以高尚的品德、有效的溝通與友好的態度來獲取學生信任,收集“民意”,保證學科教學符合小學生的真正需求。
當了解了良好的班級管理對提升小學學科教學質量的積極作用之后,班主任便需以新型的管理理念與有效的管理對策來全面優化小學班級管理質量,為全面優化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學校生活做好充足準備。具體來說,小學班主任又應如何優化班級管理質量來使小學生的學校生活變得更有意義呢?下面,筆者將通過提升小學班主任的溝通藝術、做到一視同仁的平等管理、共性施教與因材施教的緊密結合三個方向來討論小學班主任實施有效管理的具體對策。
二、優化小學班級管理質量的有效對策
1.提升小學班主任的溝通藝術
溝通是實施班級管理的基本條件,也是真正了解小學生的語言條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時刻謹記自己的溝通方式,既要做到平等、友好,還要根據不同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而這就需要班主任不斷提升自己的溝通技術,學習科學的溝通方式。
許多教師認為“嚴厲”才能教出好學生,習慣以“上位者”的姿態來與小學生交流,總是責罵學生,導致學生對班主任抱有畏懼之心,不敢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在學生眼里,班主任是不可侵犯的老師,而自己只是班主任管教的對象。在這種關系下,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隔閡會越來越多,也就談不上民主管理了。而且這種僵化的師生關系也不利于讓小學生對學校生活產生認同感,不利于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因此,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筆者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與每一個小學生溝通時都會時刻注意自己的態度與語氣,避免因為語氣不當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生產生距離感。比如,筆者與小學生溝通時會盡量蹲下身體,與小學生的視線處于水平位置;當小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也會及時點頭示意,或者用“然后呢”“還有呢”等語言來引導小學生流暢地、自信地表達;當學生提出質疑時,我也會充分肯定小學生的想法,保護小學生的自尊心。
另外,筆者在與不同的小學生溝通時也會采用不同的溝通方法。比如,女生的性格比較敏感、脆弱,她們需要認真呵護,所以在與這部分學生溝通時,筆者會細心指導,耐心解釋,盡量用溫柔、柔和的語氣來與女同學溝通。而男生的性格比較外向,個性也比較堅強,很有韌勁,所以在與他們溝通時,筆者會選擇一種較為直接、簡便的方式來與男同學溝通,以便迅速傳遞班級管理的中心思想。當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所以具體到實踐中,還需要小學班主任靈活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以良好的溝通成為小學生真正信賴的教師。
2.做到一視同仁的平等管理
一視同仁的平等管理是贏得小學生信任的基本條件,而這也需要小學班主任學會以寬容、平等的態度來管理小學生,避免依據成績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導致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受到不公平的管理對待,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在管理中,小學班主任應秉承實事求是的精神與原則,既不會因為小學生的成績優異而姑息,也不因為小學生的成績不好而冤枉學生。
比如,本班有幾名小學生曾經便因愛打游戲而翹課到網吧中打游戲。這種行為不僅可能會出現安全問題,還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科成績。在事情發生之后,筆者發現有兩個小學生的學習十分優異,是師長眼中的“天之驕子”,且翹課打游戲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而另外兩個學生則是本班有名的“問題生”,學習成績很差,上課也總是違反紀律,而且由于屢次說教不改,導致許多教師已經放棄了這兩名學生。但是,筆者認為,翹課打游戲這個事情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所以一定要嚴肅對待,讓所有犯錯的學生都能夠意識到這個事情的嚴重性。
一開始,當筆者嚴肅說出這個事情的嚴重性的時候,這四個學生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在意、不在乎的情緒。兩名尖子生認為,打游戲并不會影響自己的成績,所以筆者無權干涉;而兩名“問題生”由于受到教師過多責罰,所以也不在乎筆者的管教。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在網絡中搜集了大量因為沉溺游戲、翹課逃學等事件所帶來的嚴重后果的新聞,還通過繪聲繪色的演示讓學生意識到了這個事情的危害性。當看到學生態度有所動搖的時候,筆者適當講述了為其制訂的學習計劃,并且指出筆者會與學生家長溝通,每天為學生留出一個小時玩游戲,然后慢慢減少游戲時間的計劃,希望學生能夠懂得適當娛樂的意義。同時,為了加深學生的反思效果,筆者還制訂了相應的懲罰,所有犯錯的學生都需接受懲罰,無一例外。在處理這個事情的時候,筆者堅持了一視同仁的原則,既沒有因為學生成績而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沒有因為學生成績而放棄管理學生,而是對學生進行了公平管理。而且,在筆者的循循善誘與耐心引導下,這幾個小學生不僅戒掉了沉溺游戲的壞習慣,還重新對學習產生了興趣,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度。
3.共性施教與因材施教的緊密結合
小學生的性格與價值觀都未定型,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將共性管理與因材施教結合起來,根據小學生真實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夠接受“恰到好處”的班級管理,進而全面優化小學生的整體素質,為提升學科教學質量做好充足準備。
比如,本班有許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有的學生是因為十分努力,但是成績沒有起色,進而逐漸失去了學習自信。針對這部分學生,筆者會與任課教師溝通,希望任課教師能夠幫助小學生找到影響他們學習進步的癥結所在,并以及時運用賞識教育與激勵教育來幫助小學生建立自信。有的學生是因為找不到學習的樂趣,認為學習十分枯燥,而且與現實生活相脫離。面對這部分學生,筆者會與任課教師合作,通過組織綜合實踐活動來讓小學生找到學習的意義。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家庭原因而忽視學習,所以筆者會與學生家長溝通,希望他們能夠轉變自己的落后觀念,建立先進的、正確的教育觀,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等等。
另外,即便小學生的外在行為表現比較相似,但是影響他們產生這種行為的深層原因卻并不一定相同。所以,小學班主任也需要深入分析小學生產生某種行為的根本原因,以便對癥下藥。比如,本班大多數學生都存在不善與人交際、不知如何在集體生活中學習的問題,所以筆者針對“融入班級集體生活”這個問題組織了主題班會,向小學生講述了集體生活的各個要點,希望他們能夠意識到同學友誼的珍貴性,主動走近同學,享受友誼的美好與可貴之處。同時,筆者還針對個別同學“不合群”的問題進行了個別指導,以便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融入班級生活之中。當小學生能夠享受友誼、集體生活所帶來的幸福感受之后,他們也就可以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
總而言之,只有給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才能讓小學生心無旁騖地享受學校生活、享受學習,而這就需要班主任全面分析良好的班級管理與學科教學質量之間的關系,以高效管理促進高效教學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32-33.
[2]王慧君.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6):59,107.
[3]孫遠剛,楊文軍.小學班主任教師勝任特征模型的研究[J].教育科學,2011,27(6):79-82.
[4]楊艷玲,法桂菊,李偉.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