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蘭
摘 要:教育行業的深刻變革帶來了教學方法的革新,快樂教學法成為當下教育的主流,在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質量方面顯現出較大的優勢,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探討快樂學習的概念與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小學語文如何運用好快樂學習,改變當下的教育弊病。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應用
我國對于快樂教學法的運用并不是特別早,但是在實施后取得的良好效果,使其在教育界得到了最快速度的普及。小學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采用快樂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下堅實的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快樂教學的概念與作用
1.概念
快樂教學顧名思義就是用快樂的方法進行教學,最終達到快樂的效果。這種快樂具體來說是自由和諧的氛圍、民主平等的關系、愉悅進取的結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使用游戲、娛樂、藝術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獲取技能,形成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2.作用
腦神經科學已經證明,快樂的學習氣氛會激發腎上腺素的分泌,加速新陳代謝,使神經系統保持在一定的閾值,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實踐教學過程也證明了這項科學研究的結果。學生感受到足夠多積極的情緒,思維活動、記憶能力都會有至少25%的提升。而課堂教學本身是一個教師和學生配合的過程,快樂讓教師和學生的聯系更加緊密,無形中改善了師生的關系,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愿意在學習中激發自己的創造力。
二、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在學習中享受快樂,快樂地完成學習,是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心愿。但是當下的教學現狀顯然無法達成這樣的理想目標,筆者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的一些策略,或許對快樂學習在語文中的運用有所幫助。
1.合理利用魅力,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要想在教學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采用什么方法,激發興趣永遠是第一步。在快樂學習法中,關于動力的激發要善用兩種魅力。一種是教師個人的魅力,一種是語文學科的魅力。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大多是班主任,他們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利用好這一優勢,用自己熱情的愛心、幽默的語言、恰當的行為去關心愛護學生,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進一步牽涉到喜愛老師所教的學科。其次,語文課的人文性非常強,無論是一首詩詞還是一篇散文,都會從字里行間展現魅力,在課堂上讓學生反復吟誦,自主地去感受其中的美與情,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被其吸引,產生學習的興趣。
2.多樣形式教學,豐富學習層次
學生僅有學習興趣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形成持久的慣性,必須依靠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教學手段。首先,可以使用游戲法。游戲本來就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的有效注意時間短,不能長時間進行專注的學習,這時,教師設計一些簡單有趣的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換換腦子”,還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知識。例如,在教授拼音和生字的時候讓學生開火車朗讀,在背誦詩詞的時候搶答接龍,這些活動都不會影響正常的教學安排,反而成為學生鞏固知識的有力手段。學生在排火車和接龍的過程中,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就會集中起來,可是課堂的氣氛卻并不凝重,學生參與的程度越深,彼此間的默契就越多,可見游戲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
其次,可以使用情境表演法。小學語文是聽說讀寫綜合素養的培養課程,而表演也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結合語文課本的內容,進行情景表演會取得1+1>2的效果。最簡單的表演是分角色朗讀,幾乎在所有有情節的語文課本中,教師都會使用這一方法。稍微復雜一些的有課本劇表演,到了高年級還有即興創作表演。隨著互聯網技術介入課堂,這些表演形式都可以配上適當的音頻與視頻,為學生營造出濃厚的氣氛,讓他們本著依托文本、自主創作、敢于創新的原則進行表演,每一個小組不但更加熟悉語文知識,還培養了自己的表演才能,在表演中又得到了共情能力的訓練,為學生立體地感受語文知識帶來幫助。
當然,除了以上兩種方法,還有很多可行性辦法,只要是來自于教學第一線的,只要是和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都可以引入其中,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快樂,才能更好地學以致用。
小學語文教學使用快樂教學法,遵循了新課標對語文課堂的要求,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快樂教學的影響下,教師個人的素質以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改善,這種整體性的提升恰恰是語文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本質。
參考文獻:
[1]劉得林.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32).
[2]胡婷婷.關于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0).
[3]陳芮.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好家長,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