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
摘 要 教師是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師德師風建設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保證。高校黨建工作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具有政治引領、教育指導和協調帶動作用,要積極將兩者有機融合,以黨建帶動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關鍵詞 師德師風建設 黨建 高校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中國共產黨對普通高等學校領導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保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因此,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離不開黨委的教育和指導,與黨的建設密不可分。高校黨委要將師德師風建設融入到日常黨建工作中,積極以黨建工作帶動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教風、師風。
1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會上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但近年來,“爸爸導師”、“學術奴隸”等名詞的出現,反映了目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力度不夠,成效與要求間還存在較大差距。
(1)高校開展師德師風學習形式單一。部分高校對教職工理論學習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單一的集體學習為主,照本宣科、留于形式,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缺乏對教師工作、生活的正確引導,使部分教師價值觀模糊、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不夠堅定。
(2)部分教師存在重科研輕育人心理。目前,高校教師科研壓力較大,在職稱評定、崗位聘用等環節,只注重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使得個別教師只追求論文數量和科研經費,缺乏奉獻精神和基本職業道德,忽視了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形成重科研輕育人的局面。
(3)師德師風監督考核機制不夠完善。大多數高校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僅停留于對上級文件的傳達,沒有明確、科學的量化指標,缺乏可操作性和獎懲機制。教師對師德師風重視度不夠,組織學習難度較大,學習效率較低。
2 高校黨建工作對師德師風建設的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教師黨員,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對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戰略意義。高校黨建在師德師風的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
(1)高校黨建工作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具有政治引領作用。教師黨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加強教師理想信念教育。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促進教師將思想和價值觀的塑造融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在課堂、講座等活動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原則。
(2)高校黨建工作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具有教育指導作用。以黨支部為單位,以“三會一課”為基本制度,開展形式多樣、氛圍莊重的組織生活、主題黨日等活動。貼近教師思想、工作及生活,解決實際問題,開展談心談話活動,交流思想、溝通工作,及時做好教師心理疏導,不斷提升教師心理健康素質,進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3)高校黨建工作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具有協調帶動作用。高校通過各級黨委會協調黨政工團各方面工作,積極推動教師黨支部建設、組織群團活動。選樹先進典型,激勵黨員教師帶頭遵循師德規范、踐行學術道德,統籌規劃教師黨員的發展工作,創新優化教育培養模式,帶動優秀青年教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3 高校黨員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主要途徑
高校黨員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重要力量,師德師風建設是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保障。高校黨建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都是為了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高校黨組織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以黨員教師帶動全體教師,全面調動教師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教師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
(1)規范學習制度,重視師德師風。高校黨員教師擁有教師的職業身份和黨員的政治身份,要將師德師風和黨性修養統一起來。要始終堅持參加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和“三會一課”制度的貫徹落實,在鉆研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理論學習,積極探索師德建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優化支部設置,配強支部書記。依據學校基層黨組織設置的相關細則,考慮將黨支部與教學、科研、管理等相結合,按專業學科和研究方向設置黨支部,保證基層黨組織生活的有序和規范性。按“雙帶頭人”培養模式,選拔、培養政治素質強、業務精、群眾基礎好的教工支部書記。
(3)豐富活動形式,加強學習交流。高校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將師德師風建設納入學習任務的同時,合理結合教師職業發展的訴求,將教師職業道德、學術規范、職業理想等教育融入組織生活中。以交流討論、專題報告、先進事跡宣傳、集體備課、參觀教育實踐基地、談心談話、網絡學習、師生支部聯動等多種活動形式,加強教師間的溝通學習,搭建師生溝通平臺,切實提高學習教育的實效性。
(4)完善考評機制,細化考核辦法。廣泛征求領導干部、教師隊伍、學生群體等各方面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將黨員民主評議工作納入師德師風考核中,發揮黨組織、黨支部和黨員間的監督作用,通過民主評議、調查問卷、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制定完善的師德師風考評體系。對優秀的黨務工作者、黨員教師及普通教師進行表彰,在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定、崗位聘用等環節實施師德“一票否決”,建立教師師德檔案,引導全體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教書育人。
4 結語
欲興國必先強師。在新時代,在國家步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進程中,我們要深刻認識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校要把尊師重教落到實處,建設一支有幸福感、成就感、使命感的新時代教師隊伍。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根基,在“三會一課”的助力下,建立常態化的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優化基層教師黨支部設置,開展多樣化學習活動,建立健全教師考評機制,引導教師增強政治意識和教書育人責任感,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堅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成為令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R].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 劉興華,黃利軍,劉思靜.新時期教師黨員黨性修養與師德師風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