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平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而數學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一般情況下,教師上課的提問都是關于課本的,而沒有對此作出拓展,也沒有培養學生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討,局限于課本只會讓學生的知識面變小,因此,上課時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本文立足于高效化課堂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就如何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有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數學不僅可以作為科學研究的基礎工具,同時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種思維方式和文化精神。數學賦予人們辯證思考的能力,為生活中難題的解決也提供了更多靈活變通的選擇。下面來談談我多年教學總結的教學經驗。
一、鼓勵探究教學,引導學生思維
探究式數學教學模式能夠靈活的應用到數學教學中的各個階段,例如在學習線段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就各種線段進行初略的了解,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行繪畫出射線、線段、線等。然后依據學生繪畫的實際情況進行提問,“生活中這樣的線段應用情況”,“這些線段之間具有怎樣的關系”,“就學生繪畫的情況能否推測出射線、線段等之間的定義”。這種開放式的數學教學問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記憶力,并且靈活的將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老師還可以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就課堂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和分析,從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老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還應該對課堂中學生需要及時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探究,并且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數學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生活相聯系。例如學生在學習立體幾何面積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自覺的探索生活中的各種幾何體,然后利用將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球體等物品,作為小學數學的直接輔助教材,并且依據學生對集合體的掌握情況進行提問,“立方體面積的計算方法”“立方體需要計算多少個面”“各種立方體之間的關系”等,以一個個問題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載體,引導學生主動的對這這些知識進行探索,并且在老師的科學引導下,進一步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
二、打造故事情境,激發學生動力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將有趣的故事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合在一起,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出來,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認知面狹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比較差,所以教師在引用或者創設故事的時候,盡可能選擇內容比較簡單,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和認知能力的故事,不要讓小學生感到復雜或者難以理解,這樣不僅不能將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出來,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重新陷入到學習困境之中。就我個人教學經驗而言,教師可以引用或者編造一些有趣的童話故事,將其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一方面是童話故事有較強的趣味性,深受很多小學生的喜愛,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童話故事有趣易懂,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
譬如,在教學《比一比》這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不要直接就給學生一組數字,讓學生比一比誰大誰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進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內容,創設一個簡單的故事情境:“美羊羊和懶羊羊一起去果園里摘蘋果,美羊羊一個小時摘了8個,而懶羊羊一個小時只摘了2個,同學們,你們說是美羊羊摘得多一些還是懶羊羊摘得多一些,多幾個?”通過這種方式將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出來,還可以為之后的《1—5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回歸生活實踐,趣味滲透課堂
小學生由于自身的發展特性,所以說對于老師所教授的課堂教學知識很難提起興趣來,老師必須正視這一學習情況積極的進行改進,對于課堂提問能夠積極的聯系生活實際教學。聯系生活實際教學不僅是滿足當代素質教育的初衷,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實際能力,能夠細心的觀察生活現象,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在學習《百分數》這一章節時,其中有一個章節講述的就是營養含量,面對人體內的營養含量占據的比例可以清楚的看出。同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舉例生活中日常開支,回家詢問父母在自家生活中各種開銷占據的比例,這樣一來學生對于自家的開銷有一個明顯的認知,然后繪制一個扇形統計圖進行標注。接下來老師就可以喊學生分別起來回答,給同學展示自己繪制的統計圖然后進行一個分析,首先老師可以問生活中哪個開銷占據的最多?其次是否需要進行改善?學生通過老師的問題教學,不僅對百分數這個概念有一個深刻理解,同時培養觀察生活的習慣,激發學習興趣,構建有效課堂。
四、總結
有效性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真正打造有效性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做為一線小學數學老師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通過自己課堂教學實踐,不斷總結歸納,不斷完善創新,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總之,有效性課堂模式現如今已經被學校和老師重視,并且通過研究已經逐漸被老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對話興趣,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提高整體成績。
參考文獻
[1]劉景標.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2):104-105.
[2]楊新榮.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2006.
[3]沈大中.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有效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