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就綠色發展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逐步形成了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國內學者圍繞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的基本內容和實踐路徑等方面展開學術研究。本文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梳理和研究綜述,進一步深化對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的理解和研究。
關鍵詞 習近平 綠色發展 生態文明 人與自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十分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在國內主持重大會議、考察調研和國外出席訪問、參加國際會議等重要場合就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相關重要論述和批示,提出了綠色發展思想。國內學者圍繞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展開了理論和實踐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學術成果。其中,關于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的基本內容和實現路徑的研究較多,具有重要意義。
1 對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基本內容的研究綜述
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包涵豐富的基本內容。習近平關于綠色發展的重要講話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構成了綠色發展思想的基本內容。有學者認為,研究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的基本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從基本內容體系的整體性進行研究;二是從內容涉及的不同領域進行研究;三是對習近平關于綠色發展的系列講話要點進行總結分類研究。[1]有學者指出,綠其基本內容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前提,發展循環經濟是手段,發展綠色技術是支撐,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基本要求;倡導綠色消費是重要路徑,改善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是根本目標。[2]有學者認為包含生態生產力理論、民生福祉理論、制度建設理論、生態紅線理論、國際合作理論,體現出綠色發展是關于發展問題的重大理論課題。[3]有學者提出,綠色發展是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要義;以統籌推進人民幸福、國家富強、中國美麗為核心的一項系統工程。[4]
從綠色發展的不同層次維度上探討了基本內容。有學者認為,具有五大層次:重要前提是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經濟健康運行;目標所在是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技術支撐是發展綠色科技創新;可靠保障是加強生態立法立制;價值落腳點是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5]有學者則認為,具有四重向度:前提關鍵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發展循環經濟;目標指向是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價值歸旨是改善民眾生存發展的生態環境;有效路徑是生態科技和生態法制。[6]有學者還認為,綠色惠民、綠色強國是其價值目標;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發展、安全發展是其發展路徑;制度、法治和科技是其保障措施。[7]
從綠色發展的理論蘊含出發,認為涵蓋了發展理念、發展領域、發展方式、發展路徑、發展政策等各個層面。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和政治問題;生態就是資源和生產力。[8]有學者指出,其根本目標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是其發展重點;堅持系統思維和整體謀劃是其方法論。[9]有學者闡述了其理論內涵,指出生態生產力即生態環境是生產力;綠色福利即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綠色發展與文明發展的關系即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10]還有學者認為其蘊含了生態民生觀、生態安全觀、生態法制觀等多種理論含義,意旨豐富,博大精深。[11]
此外,還有學者對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有學者指出,狹義上,綠色發展是要通過發展綠色產業和科技進步,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降低能耗,保護、修復和重建生態系統,實現經濟生態化,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廣義上,綠色發展包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12]還有學者從基本特點上進行解讀:認為一是突出生態文明保護地位與作用;二是強調綠色發展理念必須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三是堅持科學發展理念及對國際社會發展負責,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貢獻。[13]
2 對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實現路徑的研究綜述
推動綠色發展是新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有效舉措。實現綠色發展既要以環境治理為導向,又要以價值目標為動力;既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全社會積極參與。有學者提出,一是樹立綠色發展價值理念;二是提倡綠色發展生活方式;三是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四是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14]有學者指出,一要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德化互動道路;二要轉變發展模式,推崇綠色消費;三要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的多方參與的環境保護機制,構建生態制度體系。[15]還有學者認為,構筑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要將生態效益在各產業中融合應用,形成以生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綠色產業體系,加強綠色技術自主創新力度,將污染負效益變為資源正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有機統一,走上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16]
從綠色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入手,探討其有效的應對措施。有學者指出,一是經濟社會發展要正視新挑戰,保持戰略定力;抓住新機遇,踐行發展新理念。二是考核評價體系不盡完善,要凸顯綠色發展新要求。三是生態環境保護和管理的法律法規、體制機制尚不健全,依靠強有力的制度和法治。四是公眾生態參與的思想和行為欠缺,要形成共建共享的全社會參與局面。[17]綠色發展要加快轉變發展模式,實現綠色轉型。有學者認為應做到三方面的生態轉型:一是價值觀念的綠色轉型,二是經濟生產的綠色轉型,三是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18]有學者認為,綠色發展的實踐路徑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加快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加快形成生活方式綠色化,構建綠色發展的制度保障體系。[19]
實現綠色發展必須依靠制度法治,提供制度保障。有學者認為,綠色發展的制度建設有八項內容: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空間規劃體系;環境治理體系(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農村環境治理體制和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和綠色金融體系;生態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生態文明目標體系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20]有學者指出,綠色發展的制度體系是重要保障,要完善環境法律制度、綠色經濟制度、環境監督和監管體系、領導干部的生態考核評價和生態責任追究制度。[21]
此外,有學者從方法論角度認為,綠色化不僅是發展觀,也是方法論,通過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模式。包含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辯證統一、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對立統一、有機體系統一、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辯證統一、目的和手段統一、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相統一的方法論。[22]
綜上所述,國內學界關于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的基本內容和實現路徑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深入理解和研究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習近平高度關注綠色發展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綠色發展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綠色發展”,“為什么堅持綠色發展”以及“如何推進綠色發展”等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深刻體現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創新發展理念。然而,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不斷與時俱進,本身處于發展完善中,使得當前學界的研究具有相對局限性。從研究范圍看,研究多是以高校和黨政機關為主,其他領域研究人員較少,研究范圍和人員比較局限。從研究學科看,主要集中在哲學、政治學、社會學、環境學等規律性宏觀性學科,多為單一學科,尚未形成多學科、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全方位研究氛圍,缺少理論研究廣度。從研究內容看,一是多以內容解讀、觀點整合為主,側重文本解讀性闡述,理論研究不夠深刻;二是研究內容多為淺層性觀點介紹,觀點闡述較多,對理論精髓提煉、基本特征概括等方面研究較少,缺少理論研究深度;三是分塊零散研究較多,不夠全面系統,并未形成有層次、成體系、分結構的理論構建,缺少理論研究系統性。因此,在合理汲取和科學借鑒現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對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的理論精髓、基本特征、哲學闡釋、實踐路徑等方面還有待展開更為全面、深入、細致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從而形成系統研究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的理論體系,為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提供理論指南。
參考文獻
[1] 杜昌建.習近平綠色發展理念研究述評[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19-20.
[2] 秦書生,楊碩.習近平的綠色發展思想探析[J].理論學刊,2015(6):6-10.
[3] 邢中先,秦琴,曹倩毓.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研究——基于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30-132.
[4][18][20] 榮開明.全面理解綠色發展思想的科學內涵[J].學習月刊,2016(19):4-6.
[5] 王越芬,趙凱麗.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探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1):47-49.
[6] 肖安寶,王磊.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論略——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談起[J].長白學刊,2016(3):85-87.
[7] 焦艷,李合亮.習近平綠色發展理念的形成過程及內容探析[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7(1):4-6.
[8] 于法穩.習近平綠色發展新思想與農業的綠色轉型發展[J].中國農村觀察,2016(5):4-7.
[9][17] 張樂民.全面理解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J].理論學習,2016(2):8-10.
[10] 康沛竹,段蕾.論習近平的綠色發展觀[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20-21.
[11] 樊躍發,陳芳燕.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內涵解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11):4.
[12] 楊衛軍.習近平綠色發展觀的價值考量[J].現代經濟探討,2016(8):15-16.
[13][14] 廖如春,邢建華.習近平綠色發展理念對當代中國社會進步的啟示[J].宜春學院學報,2016(8):12-13.
[15] 渠彥超,張曉東.綠色發展理念的倫理內涵與實現路徑[J].青海社會科學,2016(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