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學科建設與發展預期目標的完成情況,其學科特色、優勢及其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的情況和取得的效益,來總結本學科建設的不足之處和進一步加強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學科建設;基礎醫學;人才匱乏
1學科建設與發展預期目標的完成情況
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為導向,依托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交叉學科聯合實驗基地等條件支撐,圍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學術創新為目的,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導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學生內涵素質提升為主線,堅持醫學精英教育理念,力爭建設成為立足東北、面向全國,在基礎醫學領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為國家人才培養和基礎理論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高水平精英醫學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
學科點對研究生教育的目標定位結合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學術創新為目的,切實從注重知識學習轉變為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并重。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包括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必要的實驗技能、規范的研究方法、廣博的跨學科知識,卓越的學術能力,包括獨立的探究意識、豐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批判思維以及出色的科學原創能力,以學術為志業的品質,包括獨立人格、對學術的熱情、忠誠于學術及堅強的意志力和敢于冒險的科學精神,在醫學科學領域具有白求恩精神的創新型人才。
要求學生掌握基礎醫學以及相關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具備一定的調查研究、交流溝通以及科研組織與管理等實際應用能力,且在掌握基本固有知識的基礎上,具有把握基礎醫學領域發展的學術前沿趨勢,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和內容的能力。要求學生具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優良的職業道德和出色原創能力。博士生畢業時具有產出高質量科研成果能力。碩士生畢業時在基礎醫學及相關學科領域,具有開展獨立、探索性研究所需的能力或獨立承擔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
2學科點的特色、優勢及其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的情況和取得的效益
學科點憑借學校學科綜合化優勢,整合優化各種資源和力量,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打造優秀的導師隊伍,建設相應的教學科研支撐平臺,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優勢學科群。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學科點采用一級學科培養與二級學科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注重科學研究成果的原創性、高水平。重點強化學生科研意識、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的培養,針對學科發展和前沿動態,科學的調整了課程體系中的課程總量、知識結構等內容,調整了學位課、公共課、選修課相應的設置和比例,以研究性教學為根本,輻射研究生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必要的實驗技能的同時,注重跨學科知識的廣博積累,獨立探究意識、理性分析能力的養成,兼顧頑強意志力和執著科學精神等以學術為志業的品格培養。導師隊伍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遵循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理念,適時跟蹤學生培養計劃的執行情況,在量化和細化培養過程各環節的考核及評估的同時,注重關注研究生個體差異,將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相結合,在優勢特色學科專業,培育優勢學生群體。
近五年來,本一級學科點畢業生地域、領域分布廣泛。從就業情況來看,碩士就業率達81.21%,6.78%的碩士生選擇國內的高校就讀博士學位,3.06%選擇出國攻讀博士學位,6.97%選擇自主創業。博士生就業率達85.26%,2.56%的博士生選擇自主創業,其余研究生選擇出國進行博士后研究。從就業類型來看,80%以上研究生選擇到黨政機關、高等教育單位、醫療衛生單位、其他事業單位工作,20%左右研究生選擇到企業工作。從就業地域上看,工作地點分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其中東北地區約占50%左右,中東部地區約占48%左右,少部分學生選擇西部地區工作。從與往屆校友交流、畢業生反饋來看,畢業生已經充分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很多用人單位每年都到從本一級學科錄用畢業生,充分肯定了本一級學科的人才培養工作質量。
3本學科建設的不足之處和進一步加強建設的措施
基礎醫學一級學科雖然近年取得了一些成效,在部分領域的研究具有一定優勢,但與國內外一流大學相比較,我校基礎醫學學科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問題為:①高端人才匱乏:由于地處東北高寒地區,經濟與生活條件落后,導致人才流出較嚴重和人才引進效果不佳;②重大項目等需要進一步爭取:由于人才不足、地域條件等主客觀因素,科研大項目尚與我們的發展有較大的差距;③空間與設備等硬件不足:學院一直利用原偽滿建筑,近年來空間不足、實驗條件差等問題,越來越突顯,學院某些研究設備較為陳舊和不足。
針對“高端人才匱乏”的問題,在今后的學科建設方面,繼續保持和強化幾個學科方向上的優勢和特色,同時在科研課題立項、引進人員流向、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給與尚需發展的其他更大的傾斜力度,以保障各二級學科的均衡協調發展,凸顯本學位授權點的整體優勢。利用引智基地和人才引進專項的相關政策,吸引不同層次醫學人才加入我校基礎醫學學科建設中。
針對“重大項目數量少”的問題,在科研支撐條件建設方面,繼續加強本學科所依托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力度。同時兼顧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的發展,在儀器設備購置等方面加大投入,鼓勵創新團隊建設和發展,力爭在重大項目數量上有所突破。
針對“空間與設備等硬件不足”的問題,在學校整體規劃工作中,積極協調學校相關部門,爭取科研實驗室空間,并利用學校相關政策,力爭在科研設備投入上有所改善。
作者簡介
方元元(1981.01—),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社會學、人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