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玲
摘 要:計算是小學數學中的重點內容,但是不少學生在完成計算題的過程中都容易出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計算習慣不好等原因造成的。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就需要幫助學生改變不良學習習慣。本文對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的成因進行分析,并就其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成因;對策
學習小學數學,免不了要進行許多計算,計算的準確性直接決定著解題的正確性。但是,有很多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都容易出錯,且很多錯誤都屬于低級錯誤。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就需要強化計算題的聯系,降低其計算出錯的概率。
一、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的成因分析
(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基礎知識是最重要的,如果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其在計算過程中就難以對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導致計算出錯。并且,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小學階段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都很基礎。但是,不少學生對數學概念、運算規律等知識的理解不到位,就會在實際的計算題中出現錯誤。比如,在計算25×4÷25×4時,學生很容易將其計算為(25×4)÷(25×4)=100÷100=1,這就是學生亂用乘除混合運算性質及規律造成的。正確的解答應該是25×4÷25×4=100÷25×4=4×4=16,或者25×4÷25×4=25÷25×4×4=1×4×4=16。
(二)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
有些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愛走捷徑、不動腦筋思考等,都很容易導致其在計算過程中出錯。并且,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很少度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使得學生書寫不規范,養成粗心大意的不良習慣。比如,在計算過程中,寫字速度非??臁⒆舟E潦草、在課桌、書本上隨意的打草稿、計算完成后不檢查計算過程等。在計算125÷[(572+78)÷26]時,將6寫成0,忘記寫小括號等,就會改變原式的計算順序,從而得出錯誤的答案。如果學生能夠在計算的時候細心一點,注意檢查,將字跡寫清楚,就可以表面出現這些錯誤。
(三)學生對數學存在畏難心理
有的學生數學成績一向比較差,是典型的學困生,對數學存在畏懼心理,也缺乏學好數學的信心。長此以往,這類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就會不愿意想辦法克服困難。在面對一些比較復雜的計算題,或者計算題中的數字比較大時,學生自然就會在心理打退堂鼓,也會缺乏認真審題、分析題意、尋求解題思路的耐心,進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在看到稍微復雜的計算題時,會直接放棄,或者亂寫一通。比如,計算2548-(748-452)直接將其寫成2548-748-452=1348。
二、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的對策
(一)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
無論在哪門課程的學習中,基礎知識都是最重要的,學生必須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才能靈活的運用這些知識解題。并且,知識的擴展也是圍繞著基礎知識進行的,當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基礎知識時,無論知識如何擴展,學生都能夠抓住其中的本質,掌握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強化基礎知識的講解。比如,在講解混合運算規律時,教師要結合相關的題目來講解,并在講解完以后讓學生做一些練習題,以鞏固所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算準確性。如在計算851÷[(27+84)÷3]時,要先計算小括號部分,再計算中括號部分,最后按照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計算括號外的部分。851÷[(27+84)÷3]=851÷(111÷3)=851÷37=23。通過實際例題與理論知識的結合講解,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的理解,降低學生在計算中出現錯誤的可能性。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在計算題中容易出錯,與其自身的學習習慣有關。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注意學生的書寫,保證其書寫端正,不能出現字跡潦草的情況,從而避免因為書寫不規范引起的計算錯誤。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習慣,在做計算題的時候,要嚴格按照運算規則,一步一步的計算清楚后,再進行下一步的計算。每計算完一步,都要回過頭進行檢驗,這樣能夠有效的減小計算出錯的概率。此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養成口算的好習慣。在小學數學計算題中,學生的口算能力十分重要,當學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以后,其計算速度和準確性都會得到提高,能促使學生在計算題中更加高效的解題。
(三)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使學生能夠勇敢的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想辦法克服困難。尤其在涉及到計算方面的問題時,學生必須靜下心來分析題目中給出的信息,一步一步的尋求問題答案。比如,對于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教師最開始可以讓其練習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算題,如320÷40、320÷40、12×7、46+24÷4等,再逐漸的過渡到稍微復雜一點的計算題,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如果發現學生在某一類型的乘法或除法計算上容易出錯,則要對該類型進行反復的練習。而當學生在計算練習過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后,其自信心也會增強。在遇到更加復雜的計算,或者數字比較大的計算時,學生才能夠認真的去分析題目,尋求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性,減少在計算中出錯的概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注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共同發展,才能與時俱進的解決各種數學問題。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降低其在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從而提升其計算準確性,為后續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許小紅.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的干預和跟進初探[J].教師,2016,(16):54-55.
[2]曾艾麗.小學數學運算易錯題成因淺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117.
[3]陳文平.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中學生學習意志的培養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26):54.
[4]陳孝雯.小學數學低年級解決問題易錯題成因及對策研究[J].發現(教育版),2016,(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