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財貿學校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教學問題就是學生的學習效率普遍降低,而且對于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大幅度減退。這一問題的成因主要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個人原因以及教師教學模式和方式不正確。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所面臨的壓力有很多,并且是來自各方面不同種類的壓力,例如學習上過程中出現困惑而得不到及時的開導,在考試中不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以及面臨著即將畢業的就業壓力等等,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仔細分析和闡述,并給出一些相應的解決策略。
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任務分配中,語文所占據的比例較大,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再加大語文科目的學習時長,特別是古詩詞和文言文的的學習,這就會使得學生們感覺學習的過程十分煎熬,尤其是當學生面臨著技能培訓和擇業就業的巨大壓力時,對語文學習就會失去興趣。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反饋得知,很多學生覺得中職語文的學習內容偏枯燥且無趣,特別在對一些必須掌握的古詩詞和古詩文的學習環節中。眾所周知,對于古詩詞和文言文的學習本身就是相對平緩且需要大量時間解讀的,這使得學生們容易在連續的學習過程中產生疲憊的心理,而且對于古詩文的翻譯和精準背誦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但是由于語文在總考試中占據了較大的分數值,所以家長和教師都非常注重學生的語文成績的提高,這就造成學生們所面臨的教師和家長所賦予的期望和壓力過大,使得學生的心理負擔過重。筆者通過自身經驗以及多年來對學生學習概況的了解發現,由于很多省市對于語文教材內容的設置有著不同的水平差異,致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不同年級和階段有很多重復的內容,這并不符合學生語文素養的階段性提升,同時也割裂了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的培養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也達不到預期的語文教學成果。通過資料的查找以及分析后不難發現,在當前情境教學法應用于中職語文教學的這一階段,仍然存在著許多顯著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語文教材作為語文知識傳播的重要載體,要想將情境教學法應用與中職語文教學的課堂結合而不顯得突兀,就必須結合當代中職語文教材的詳細內容。在當代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注重將情境教學法和語文書本知識之間合理的結合,這樣就會使得學生雖然感受到了情境教學的樂趣,但對書本知識的學習仍然提不起較高的熱情。因此,只有將情境教學法和中職語文的實際教學內容相結合,才能夠更切實地加強教師對內容的分析和理解,從而也能使得學生更清晰地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才能將情境教學法更好地利用。在很多中職學校,雖然其中一些語文教師能夠提起對情境教學法應用的一定重視,但是在實際的具體教學操作環節中,并不能將其與教學內容之間進行無縫銜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情境教學和書本知識之間的關系,也會使得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使得語文教學稍顯生硬和不自然,這樣的教學模式要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只能是空想。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學習的內容一般都是有針對性的,而且大部分是為了未來的工作才選擇進入到中職學校,因此學生們一般都是有目的性地來學習某一專業,這就使得學生在中職學校的學習會嚴重偏科,主要學習自身專業知識而忽略了對語文的學習。與此同時,由于當代很多中職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很落后,很多教師仍然持著傳統的教學理念,對于語文知識的講解仍然只注重對學生的灌輸式指導,學生在這種被動的情況下只能隨著教師的教學步伐走,而沒有經過自身思考。同時,由于部分中職語文教師缺乏強烈的責任心,對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聞不問,不僅缺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更是使得學生在傳統且枯燥沒有新意的教學模式下沒法調動自身積極性和動力。
情境教學法要求教師在使用這一教學法時,要將情境創設和語文書本教材之間有機結合,并且要求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從而了解學生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運用豐富的經驗,對學生開展豐富的情境創設方法,才能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但是,就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很多中職語文教師在情境教學法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自身缺乏豐富的情境創設經驗,也沒有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使得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稍顯隨意。與此同時,如果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沒有基于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就會使得教師不能很好地教學相長,及時創新教學方法,導致教師長期使用一套慣用的方法來進行不同的情境創設,從而引起學生的強烈反感情緒,最終阻礙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上升。
教師通常會選擇面對全體同學開展語文知識的講授,從而為全體學生展示相應的情境,但由于班級的人數一般都較多,而教師以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對于學生學習中所出現的問題和疑惑也不能給予及時的解答,使得班級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現象嚴重,這樣的狀態長此以往就會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而這些問題主要是源于教師缺乏對學生集體學習狀況的正確引導。由此可見,要想更切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學習成績,就必須要求語文情境的教學寓于集體學習和個別探索的整體環節之中,要對中職學生進行更為潛移默化的語文知識內容的滲透和講解,并且逐步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及時督促學生進行階段式鞏固學習,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
目前階段,中職語文學科的地位一直處于基礎層面,與當代學生所要求具備的職業能力之間聯系不足,這就使得學生在語文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嚴重缺少與職業化的關聯。比如,很多中職教師在開展語文情境創設的過程中仍然根據初高中的教學模式為基礎,并沒有為了中職學生的未來發展而創造相應的職業化學習氛圍,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也違背了中職語文教學的規律,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語文課程教學質量的下降。這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并要明白職業市場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在日漸提高,因此就必須要在學生的學習階段盡可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根據語文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并以此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定量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卻很少考慮到中職生的實際認知情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所學內容跟實際生活相差甚遠。而語文這一科目,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可以說語文是對于社會生活的提煉,而語文知識的學習一旦脫離了社會生活的基礎,也就失去了學習它的實際意義。中職教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這種理念必須要與時俱進并且跟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從而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學習中職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將語文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語文知識,并提高自身的素養。教師要尊重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所顯現的作用,讓學生回歸教學的主體地位,要充分聆聽學生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進意見,同時也要結合中職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情境教學法,從而能夠實現語文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更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語文知識的涵養。
通過分析中職學生的個性可知,中職語文教材所設置的內容要有豐富性還要有實用性。因此,為了能夠在中職學習語文課堂上將情境創設法運用得爐火純青,就必須將語文知識、情境教學法以及生活實際三者合理結合,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語文與自身的生活息息相關,進而實現情和境之間的有機聯合。學生在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語文課堂中才能更真實地理解語文知識所帶來的魅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和動力,這樣也才能更快地達到新課標所要求的教學目標,也能夠讓學生真正受到語文知識的熏陶和啟迪。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被廣泛運用,在語文教學的形式、內容、方法、理念等方面起到了深入的影響,并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而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情境教學法。因此,要不斷優化中職語文課堂,情境教學就要與現代信息化教學相結合。合理有效的信息技術對情境教學法是錦上添花,也是如虎添翼,為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性實施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二者的有效結合,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還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索性,具有時代性和創新性。特別是將多媒體的全方面開發性與學生自媒體的廣泛性相結合,能抓住學生對互聯網的興趣,以手機平臺為突破口,把情境教學法滲透到學生手機里,將“手機”變成“學習機”。
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加強創新精神的培養。在課堂上經常使用單一模式的情境創設不僅會讓學生覺得疲憊,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違背了情境教學法的初衷。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網絡來進行教學輔助,從而不斷創新情境教學方法,為學生帶來更棒的教學體驗。同時,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化要求以及心理需求來進行情境的創設,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從而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使得師生之間更為融洽。而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要以學生的學習反饋為教學模式的改進方向,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和職業化需求,也能夠促進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更深理解和正確應用。
綜上所述,雖然中職語文情境教學模式在現階段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方式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只要教師在當前信息化的教學環境中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刻分析并予以改進,就一定能夠將其解決。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刻探究意在幫助當代中職語文教師進行自我教學模式的反省和更新,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