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英語教師一直以來也被人們認為是陽光下最崇高最偉大的職業。在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也正是在踐行著傳統及現代的教育理念,認真履行著自己神圣的職責——教書育人,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改革事業的接班人。
英語教師的職業倫理,也就是英語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行為總則、職業操守。具體內容表現為英語教師要有追求民主的思想,在教學實踐中能用寬松民主的觀念對學生進行管理,向學生傳播民主自由的思想;還要有追求創新的精神,在工作中應永遠不滿足于現狀,以及現有的成績,不斷用發展的眼光創新的思維來開拓自己的教育領域,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再就是還有正確的價值觀,追求自己育人樹德的價值目標的實現。
英語教師承載著育才樹德振興民族的神圣使命,從這一職業的特殊性出發,英語教師除了要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外,還要用言傳身教培育學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準則。這就要求英語教師首先要做到身正為范,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崇高的理想與追求。更要有高尚的社會公德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積極努力的踐行自己的神圣職責,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求完美的境界。同時,英語教師也更應該具備基本的教育理論,能夠掌握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發展規律,用美育的觀點來要求自己的教學行為。能用創新意識不斷的完善自我,不斷的改革教育思想與教育方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教書育人。
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但要做到身正為范,以自身的優秀品質以及行為上的以身作則來影響學生。還應該做到學高為師,能用自身淵博的知識、優雅的談吐、豐富的社會與生活經驗來吸引學生,讓學生能敬其師而愿聞其道。這要求英語教師不但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更要有博覽群書的學識,以及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與社會閱歷。能夠用心理學的知識,具體的了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訴求,用自己的經驗與精辟的指點,讓學生受益終生。英語教師還要不斷的努力學習,探索教育領域的新思想新動態,同時也用自己的勤奮好學來感染學生,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
在高職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結合英語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差異下的倫理認同觀念,英語教師應樹立并堅持最基本的倫理規范層次,即底線倫理。這是對社會各階層在道德義務與道德責任上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職業倫理道德的根本,更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精神凝聚保證的最基本條件。由于底線倫理建立在普適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所以有著廣泛的基礎,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也能顯示其價值與意義。因此,底線倫理是建設現代英語教師職業倫理精神的基礎,堅持這一基礎就可以真正實習教書育人的理念的實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過度追求物質利益,而逐漸把對精神的追求邊緣化,因此在思想界就凸顯出一個世界性的倫理道德探索主題,那就是普適性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以及職業倫理精神的研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現階段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的具體表現,高度凝聚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系統建設的成就,表達了中國人民共同的倫理道德準則,反映了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下的倫理精神內容與價值取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是每一個人內在思想品質提高的有效途徑,也是英語教師職業倫現建設的綱領,更是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的實踐方向。
倫理道德作為每一個人在社會活動中行為遵守的規范,應該是人們所普遍認同的行為總則。但是,由于人們思想發展的差異,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有時候會表現出非理想的狀態,即倫理道德的缺失。這就需要用制度化來約束人們的行為,以適應公認的行為規則,這就是制度化的倫理道德。在社會發展多元化的今天,英語教師職業倫理道德也應該形成制度化,從而形成對英語教師倫理道德的有效的督促與保障,更有利于英語教師自身修養的完善。
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書育人,這一教學目的的實現就是要為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人才。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從自己的神圣使命出發,針對當前英語教師職業倫理精神缺失的現狀,調節自己的狀態,消除思想領域的不良影響。重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的教育理念。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運用以上的研究策略,重新培養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倫理精神,努力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