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碧娜/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在現代社會,應用文寫作是交流信息、處理事物的重要紐帶,連接著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多個行業領域,能直接或間接得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應用文寫作是很多職場人士必須掌握的一項職業技能。但如今高職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學習和掌握情況并不樂觀,寫作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學生主觀認識不到位,沒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很多學生認為應用文寫作不是專業課,學好學壞都一樣;人認為這門課以后只有秘書專業人才會用到,不是每個人必備的專業知識。其次,學生應用文基礎知識、國家行政基本常識、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不熟練,影響了他們的應用文寫作練習。最后,應用文寫作考核方式一般都是隨堂考核或期末閉卷考試,考試題型一般都以材料寫作和基礎知識為主,學生在課程結束以后多看看書和背背知識就能拿到一個不錯成績,但實際上他們的寫作技能卻沒有掌握多少,寫作能力沒有提高,因此這種教學評價方式效率較低,不能促進學生學習,也不能對教學效果有一個直觀評測。
(1)讓學生認識應用文寫作。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就要讓學生了解到應用文在多行業領域的應用,學生只有認識到這門學科除了能提高他們各方面素質,還對以后職業生涯有重要作用,他們才能重視起應用文寫作,在后學習中也能認真配合教師,這樣教學才會有效果。
(2)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普及,讓學生更多了解到新奇事物,他們更樂衷于從網上搜集寫作素材、獲取新信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音頻、視頻展示學生喜愛的動漫人物、運動項目、電視節目等,讓學生從中獲取寫作靈感,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聯想到應用文寫作上。
(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些高職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對寫作也比較抵觸,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他們的寫作自信心,多增加互動環節,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還可以聯系學校的相關社團,將學生學到的東西通過活動表現出來,學以致用。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涉及內容非常廣泛的課程,它重視綜合能力的發展,只有學生具有很豐富的知識儲備才能學好這門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多去讀報刊雜志,多了解一些我國機關的相關決策,積累一些生活素材,這樣在寫作時才能結合時代特征,不脫離實際;在學習的時候,學生要多注意應用文寫作語言的特點,注意簡潔明了、得體規范,尤其是像公文類語言,一定要清楚明晰,不能模凌兩可,造成理解歧義;平時還要注意對特定語言的運用,比如在公文常使用“根據”、“由于”開頭,使用“特此通知(通報、批復)”等。另外,學生在寫作學習中不能一蹴而就,一開始學習肯定會有難度,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展示一些優秀范例,讓他們從結構、內容、語言方面進行模仿,比如在學習表彰性通報時,學生可以通過更改表彰對象和事跡來進行仿寫,這樣學生有例文可以參照,學習起來也沒有那么難,自然就會產生興趣。
應用文寫作課程注重學生對寫作技能的掌握,重視實踐能力。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練習在講完理論知識后,可以準備一些生動有趣的素材,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改變原來批改作文的方法,可以在課堂讓學生交換批改,也可以整理出一些錯誤在課上展示給學生并進行強調,整個寫作練習過程可以從準備、寫作、分析、修改、再次練習這五個方面進行。
教學評價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提高教學效果的方式,它不應該僅存在于期末考試中,需要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檢測,這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也能在后面教學中有一個準確定位,做到難易平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檢測學生掌握的程度,了解他們的學習效果,針對部分掌握不好的學生可以進行加強訓練,也可以隨時調整后來的教學方法;在課程結束后,改變傳統的筆試試卷的考核方法,采取讓學生搜集材料以論文的形式或設計一個文種來對綜合能力進行考核。
應用文是學生步入社會從事很多職業必不可少的工具。高職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和實踐的過程。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探索教學模式,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應用文寫作技能。
[1]徐學軍.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高等教育,2011(11).
[2]孫延洲.高職院校應用寫作教學思考[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