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天龍/安達市職工中等專業學校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過去,無論從學校、家長還是教師都過分的看重學習成績,注重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忽視對學生的體、美、勞等素質的培養。所以,學生們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在語文、數學等專業課的學習上,而不重視音樂、體育之類的非考核性課程,這也是大多數學生走上社會和工作崗位,出現高分低能現象的原因之一。對于職業中學的學生來說,具備熟練的操作能力比拿到高的分數更為重要,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對職業素質教育的培養。
人們通常認為職業素質即職業能力,但事實上職業能力僅僅是專業技能素質的體現,職業素質還包括:職業道德、科學文化素質、終身學習意識、團隊素質及其他綜合素質。語文是文化課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學好語文知識,提升語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日后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順利地運用文字和語言解決,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促進作用。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的重要途徑,所以,要將職業素質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中職院校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自我認知開始逐漸提升,開始注重自我價值,同時自尊心比較強。但是由于社會公眾對中職學生的印象,一般都是成績差、自律性差,所以,他們在心理上大多會有些自卑傾向,容易自我否定,對待學習的態度也不會很認真,隨意性比較強。 根據中職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素質教育,因材施教。例如:當學生因為成績差被人嘲笑時,語文教師就應該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多加入些可以傳播正能量的內容,在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對于任何一點進步候,都要給予學生積極的肯定,幫助學生逐漸樹立學習的信心,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評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語文教學的內容形式豐富多樣,將其中一些在工作崗位中有高尚的職業素養、愛崗敬業、表現突出的名人事跡,作為語文教學中職業素質教育的素材,比如“白求恩”就是樂于奉獻、愛崗敬業的代表,擁有高尚的職業情操,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就可以用白求恩的例子,來像學生滲透職業素養對學生以后在工作崗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提高對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視,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素材,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運用教育機智,將語文教學的內容與素質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用真實的人物和事件去教育感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樹立榜樣風向標,讓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以榜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崗位中,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退縮,有乘風破浪、迎刃而解的勇氣和信心,為以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手段被運用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在中職語文教學的活動中,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在觀看動畫和圖片的同時,不僅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形成更直接、生動的圖像認知,強化對學到的知識的記憶。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對提高課堂效率,及開展后續的索質教育打下了基礎。
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如何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以更好地得到鍛煉和發揮,同時也積累了一些經驗,這些都可以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針對現在就業壓力大,企業對求職者要求高、人才的聘用要經過層層的選拔、篩選的現狀,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求職面試的情境,提前設置好面試的試題,確定好面試流程,選擇一部分學生作為面試官,其他學生作為求職者,通過模擬面試現場,讓學生參與到面試活動中,使學生提前體驗求職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興趣,積極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讓學生通過這樣一個模擬求職過程的體驗,了解到當今社會的就業壓力,提高對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視,成為以后能夠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而不斷努力的動力。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來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例如:讓學生到企業中實習,通過實習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如何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如何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使價值最大化。另外,企業中的一些優秀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職業操守也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產生影響,使學生不僅積累了工作經驗,也為學生樹立了正確的職業觀。
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與職業素質的聯系,通過組織豐富的教學形式,使培養職業素質的意識在語文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愛崗敬業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