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炳強/廣州體育學院
體育院校是為國家培養先進人才的陣地,是掌握先進生產力與培育先進文化建設者的主要陣地,對體育院校學生進行有效的軍事教育和國防教育是各所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的國防教育和軍事教育是指用一定的軍事理念、戰斗技術、思想觀點有計劃、有目的的對學生形成一定的影響,并在這些影響下使得學生形成一種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提高國防意識是實現軍事體育教育的前提,在進行課程創新過程中,需要依據當前國防和軍事的發展現狀作為出發點,圍繞著學生的體育發展和各種軍事活動的特性來設置課程。
體育院校的兩大職能是知識學習以及技能的訓練,為了能夠盡可能的提升學校的就業率,很多的體育院校僅僅將工作停留在這兩方面,因此對學生的國防和軍事教育工作不夠重視,甚至有些院校認為學生學不學這些的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不會對學生的以后造成什么樣的的影響。再這樣的一個錯誤的思想指引下,體育院校無法識別有效的國防和軍事教育起到的基礎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不會涉及到國防教育和軍事體育教育,此項工作難以順利進行。學生對于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理念認可度低,也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體育院校國防軍事教育工作涉及到的工作有很多,包括學生軍事體育工作、教育工作、軍事訓練等,都與學生國防軍事教育息息相關,其中哪個方面出現問題的話都會導致學校的整個工作出現狀況。實際上,絕大多數的體育院校都沒有認識到國防教育與軍事課程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系統,缺乏一致的理念、思路,各個層面的教育難以有效結合,整體效應也就有了很大的缺失,阻礙了此項教育的發展。
體育院校的國防軍事教育工作者是學生教育工作的主體,他們言傳身教進行國防教育和軍事教育的工作,因此工作者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的影響到學生領悟能力。對著院校近年來不斷擴招使得教師群體的年齡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年輕教師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盡管他們能夠快速的接收新事物,但是仍然存在著經驗不足的情況,教學理論不扎實,照本宣科等,影響了體育院校的這項工作。
目前,各所體育院校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念,也就是只注重知識理論的教學和技能的教學,對于國防教育和軍事教育涉及很少,縱觀我國實行的法律,都明確規定了高校學生在學習期間需要接受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自覺履行保家衛國的責任。所以體育院校應該轉變傳統理念,配以符合時代性的國防教學和軍事教學。尤其是學生剛入校不就,在價值觀念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國防軍事教育,可以激勵學生作出良好的學習規劃,艱苦奮斗,強化自身素質。
學生獲取知識最主要的還是通過課堂的教師進行教授得來,針對國防軍事教育的培養,學校應增設相關的融合性課程,教授更多的理論知識,因為理論可以指導實踐。協調好教學工作、訓練工作、軍事訓練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等各項工作的關系,讓國防軍事課程隨時能夠提上日程,走進教室。也需要學校在各個方面包括人力、物力方面的配合。全校共同重視,加強課程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個性化課程體系,全員參與,在理論課上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加強兩者課程體系的融合也比較簡便,依據理論知識為導向,強化其奮力拼搏的精神,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互聯網+的模式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很多學生選擇移動學習,利用網絡獲取知識,體育院校利用網絡開展相關教育,網絡上的各種信息是實時共享的,同時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知識和資源的傳遞和交流,知識是跨越時空限制的。正是因為網絡的這種特性,所以在網絡之下進行的教學是開放的、自主的、交互式的教學。學生可以在網絡環境下自主選擇自己需要的自己想要的資源進行學習,建立一個網絡的自主學習平臺,這個平臺將語言學習、媒體資源以及師生交流等融為一體,教師和學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自主進行學習,完成視、聽、說、讀、寫、考試等多種任務,進行資源的實時共享。
[1]吳溫暖.高校國防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16(01).
[2]王亞洲.國防軍事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3).
[3]霍永剛.論國防教育思想[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