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教育學家贊科夫說過:“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近年來,筆者圍繞“玩”字探索了體育課情境的創設策略,通過實踐,這種在“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的情境創設方式,使小學生能在愉快氛圍中自覺、自主、能動地學習,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思考問題、交流合作、體驗學習的樂趣,給原本較為枯燥的機械練習增添了絢麗的色彩,體育課樸實而不失華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情境教學以“玩”作為引趣的中介,將學生的認知過程與活動方式巧妙地結合,將有形的身體活動與無形的情感活動有機的結合,使兒童逐漸從玩的心態向有意識的學習,掌握技能,鍛煉身體,發展思維的狀態過渡。把育人的意圖及時有效地轉化為兒童渴望并主動參與的內在要求,滿足兒童玩的心理需求。
利用角色情境,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角色擔當無疑是一種好辦法,可以讓學生在其飾演的角色中“玩”著學。小學生是特別喜歡擔當角色的,他們善表現自己,善表演,也喜愛看表演,那富有情緒的角色形象,能喚起他們的新異感,好奇心,使他們激動不已,產生巨大的角色效應。有段時間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特別受小朋友們歡迎,課間經??吹綄W生們扮演動畫片中的各個角色來做游戲,玩的特別開心,小朋友們既然這么喜歡,為什么不將喜洋洋與灰太狼這樣的動畫明星“請到”我們的課堂中來呢?低年級的活潑好動、模仿力強,感知事物以直接視覺、聽覺和形象思維為主,思維方式和認知事物往往離不開具體形象,如果讓他們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將角色融入整個教學事件中來,既能激發學生動手動腦積極參與的積極性又能激發學習熱情,教學效果一定很好,于是我就設計了一節以《喜洋洋與灰太狼》為背景的二年級投擲課。課堂上,我讓每位學生都實現角色扮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隨著動畫片情節的推進,將故事情節階段化與動作學習階段相融合,增強教學的形象化和趣味性:將動作新授階段形象化為“羊羊一起來練兵”,將動作檢驗階段和拓展階段形象化為“羊羊大作戰”,使原來枯燥機械的動作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興致勃勃參與其中,自覺自動地練習。
著名教育家馬卡蓮柯說:“同樣的教育方法,因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由此可見教師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講解應做到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并利用時機進行思想教育。
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在教學情境的展開時尤為重要,它起到激活學生思維,為情境教學注入活力的作用。在一年級的立定跳遠——《小青蛙學跳》課堂上,我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出發,把技術動作要領編寫成通俗易懂的歌謠口訣,使朗誦與意念相結合,學習與鍛煉相結合,盡快領會動作要領?!靶∏嗤埽蛇蛇?,用力蹬地跳回家,屈膝,擺臂,兩腿蹬地,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呀回到了家”既包含了動作要領又給學生創設了很好的練習情境,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學習歌謠的過程中就有許多小朋友自創了一些可愛的手中動作,例如,有的小朋友在“呱呱呱”動作時,將兩手折疊放在小嘴巴前面當做小青蛙的嘴巴,很形象。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很自然的進入了學習的最佳狀態。
體育課是寓道德品質教育于身體活動的有力時機,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能避免傳統的“說教式”方法,例如,在籃球課上,我就會提醒同學們,“籃球是一項集體項目,要靠整隊人的團結協作才能有機會取得比賽的勝利,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一定要有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集體的力量能夠使我們更強大”,這樣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德育的沐浴,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同時,我還及時的用語言或者非語言形式,例如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輕輕的撫摸來鼓勵學生,使課堂教學更加契合,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音樂能抒發情感陶冶情操。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歡快的樂曲可以激起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氛圍,運用激昂的樂曲可以振奮精神,運用優美的樂曲可以調節情感。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取不同的音樂,創設不同的情境。
我在很多課都運用音樂來輔助教學,例如,籃球課上我會引用《灌籃高手》的主題曲,學生的興趣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并進入情境中;做熱身操時我根據學生特點選用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音樂,例如,低年級可以用《我愛洗澡》、《牛奶歌》等富有童趣的樂曲;拉伸放松部分,可以利用輕柔的瑜伽曲或者鋼琴曲帶領學生放松,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都很好。
體育課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玩”僅是其中的一種,無論何種方式,關鍵在于教師從教學目的出發,遵循小學體育教學大綱、教材的內容要求,根據小學生年齡、心理、生理的特點,創造一個逼真、寓教于樂的情境,使教與學,演與練,情與景,巧妙地融合,這樣既使老師在教的過程中得心應手,又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形象思維的空間舞臺,使學生在“情境”中玩,“情境”中學。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情境的創設還需要與多感官活動相融合,于情于理之中,由學生得出正確體驗與判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