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紅/衡陽技師學院
在國內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國家想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離不開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高校管理工作來說,最核心的內容在于教育管理的開展,教學管理的目的在于通過一定的規章制度起到約束人的作用,從而使高校的教學秩序更加穩定、使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得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就是通過教育、引導和溝通等過程,使學生在思想層面上對高校制定的各項制度和政策產生認同感,同時使黨的政策方針得以落實。雖然黨的政策方針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屬于同一個工作領域,但是他們的目的都在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所以,筆者認為高校在開展管理工作時,不僅需要重視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還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發揮最大的作用,使其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功能,從而為高校綜合人才的培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對高校來說,教學工作是其發展的生命線,而對教學工作來說,教學管理工作又是其重要載體。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都是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幫助。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校的教學管理分別分屬不同的工作領域,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又是互通的和可以相互促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為高校的教學管理提供了基礎和保證,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因此二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在傳統教學管理模式和思想的影響下,很多高校在進行教學管理工作時并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予以高度重視。正因如此,教學管理者在進行專業課教學時也沒有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這就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學管理工作二者間的脫節,從而阻礙了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其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以及教學管理的目標不能順利實現。根據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高校教學管理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個結論。
對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來說,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他對教學過程的成功運行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并且還具有統籌性、權威性及效率性等特征。在制定者制定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時,往往會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發揮的重要職能,而是過多的關注制度對管理和教學工作產生的保障作用。在此傳統教學思想之下,大部分高校的管理部門過多的看重教學管理制度的強制性,提倡管理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占據主導和主體地位,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形成,并且阻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能的發揮。這不僅會對教學計劃的安排產生影響,還會使廣大師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缺少積極性和廣泛性,從而忽略了自身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
全面正確的規章制度是一個學校得以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此外,健全的教學管理制度還是維護學校教學秩序的重要前提。但是,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實際情況下應該具有一定的彈性,根據實際情況來加以調整,達到與時俱進的要求。如果過度關注制度的強制性和嚴肅性,將會使教師的學術自由得到限制,阻礙一些創造性的研究者以及研究成果的產生,同時也阻礙了高校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這樣的教學管理制度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工作的正常秩序得以維護,但是卻阻礙了師生的自由發展,從而使教學管理過程和高校的育人職責背道而馳。
為了使高校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使高校的教學管理取得更好的成效,現階段,大部分高校都進行了教學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卻往往會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體現,部分高校僅僅注重監控和評價教學管理的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這就使很多師生僅僅把監控考核看作一種形式上的制度,并不關注監控導致的最終結果,這樣一來,就會出現應付考核的情況,使考評結果較差,并且導致學生產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課程的內容的懷疑。因此想要使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成功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就需要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更加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從而提升教學管理的成效。
高校開展的教學管理工作,需要交給專門的教學管理人員來負責,他們在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這些管理人員會直接或者間接地面對高校的廣大師生,所以他們的言行舉止以及知識結構將會直接影響到管理對象,并且他們所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質也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的管理水平受到影響。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教學管理工作者卻往往會忽視自己所擔負的育人職責,持著過分強硬的態度處理問題,不重視自己應該具有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素養,這就會導致很多不良現象的出現。在此情況下,高校必須采取相關措施提升教學管理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養,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因此他們應該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添加到教學管理過程中,從而使被管理者的行為受到引導,實現教學管理的人性化、科學化和規范性的目標。
身為高校教師,不僅僅是做到教好書,更應該做到育人。由于大多數高校學生已經成年,這些大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已經逐漸確立,所以教學管理工作者的行為舉止和工作態度都將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的道德修養較高,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熏陶,就能夠在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因此,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是極為重要的。眾所周知,教師的人格魅力以及道德素養將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想要讓學生素質高,首先要提升教師的修養。這就要求高校結合自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對學校的教師提出相關要求,從而加強師德的建設,使教師的素質有所提升。只有嚴格要求高校教師,使其人格魅力得以體現,然他們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才能真正使學生受益,使他們在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擔負起自己的職責。
高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一種系統工程,不能僅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員和專職的任課教師來完成,而是需要在全校的管理、教學及教育活動中滲透的這些內容,從而構成一種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的一體化機制。在此機制中,教學管理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所以,需要對教學管理觀念和教學管理模式進行革新,使現代管理的溝通、協調、組織等職能特點得以充分體現,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教學管理工作相互融合,從而構建更加科學的評價和質量監控體系,使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以及學生間的利益關系得以成功協調。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學管理工作中起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作用,從而激發廣大師生對高校管理工作的認同感,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才能成功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管理工作之間的高度融合,從而使二者發揮更大的作用,使預期的管理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綜上所述,在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管理職能,但是也不能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是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使高校育人的職責得以成功實現。只有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使二者的二重性得以發揮,使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內容融入到教學管理工作當中,才能使高效得教學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只有把教學管理作為載體,才能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渠道,使其實現成功交融、相互促進,最終實現高校的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