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苗族山歌是我國重要的傳統音樂文化,其是城步苗民多年來的智慧結晶,是重要的音樂文化遺產,能夠充分體現出當地的民族風情以及地域風情,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瑰寶。所以,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其價值,全面地了解其藝術形式與藝術特點,并且加強對其的保護與傳承,更好地發揮其重要的社會價值與文化價值,推動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有效弘揚與傳承。本文主要對湖南城步苗族山歌的歷史淵源、藝術特征與分類進行探討,希望可以使人們更加了解城步苗族山歌,推動此傳統音樂文化的良好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湖南城步 苗族山歌 傳統音樂文化 傳承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3-0032-02
城步自治區位于湘西南邊陲地區,其屬于湖南境內的一個以苗族為主的雜居地區,由于其人文與地理環境較為特殊,因此孕育了優秀的民歌文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即為城步苗族山歌。此類山歌曲調非常明亮、高亢,率真純樸,是當地苗民多年來的智慧結晶,其屬于優秀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因此,城步地區也被人們譽為“傳統文化的活化石”。為了可以有效地保護我國的傳統文化,那么就必須要加強對城步苗族民歌的保護與傳承,實現對其的充分重視,進而更好地發揮其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
一、城步苗族山歌的歷史淵源
城步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邵陽地區,其中聚集了大量的苗族人民。境內高山峻嶺、遍布溪流,有著非常秀麗的江南山地草原,有著非常美麗的苗寨風光,還具有古樸的苗族風情。從古到今,當地的苗族人民以及各個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發展,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文化,特別是有著優秀的民間藝術以及口頭文學,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國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族文化即為苗族山歌,其屬于一項重要的音樂文化遺產[1]。
在城步地區生活的苗族先民主要是以狩獵為生,其性格非常豪放粗獷,除此以外,因為當地的山林比較茂密,地勢較為封閉,并且地廣人稀,所以,其通常采用歌聲實現彼此的溝通與聯絡。當前,城步苗民也喜歡唱山歌,達到娛樂的目的,無論在森林田野或是農忙農閑時節,到處都能夠聽到婉轉的山歌。在山寨中遇到重大節日或者是婚嫁喜慶時,山寨以及臨寨的苗民都會聚集在一起,進行山歌聯唱或者是對唱,時間長短不一,十分歡快。苗族的人民比較擅長歌舞,而且也會存在許多不同形式的舞蹈與苗歌,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蘆笙舞與苗族舞蹈等。因此,苗族也被人們稱之為“歌舞的民族”。城步的苗族人民非常的熱愛歌唱,這也使城步獲得“歌海”美稱。
二、城步苗族山歌的藝術特征
(一)調式調性
當前,城步苗族山歌現有的曲調達到十多種,具有不同的調式,特點鮮明,而且也有著明顯的共性。大部分都屬于我國傳統的六聲調式,特別是以宮、商、徵與羽四種調式為主[2],偶爾也會運用到混合調式以及調式交替。通常歌曲的旋律往往是以級進或者是小跳的方式進行,通常都是在三、五度之內,因此其旋律非常的婉轉清麗。
(二)曲式結構
當前,城步苗族山歌的結構主要是A、B、C三段式結構。其中,大部分狀況下,A段屬于一句感嘆性的引腔,引腔結構非常固定,通常采用常見的襯詞,主要包括“噢”“哎”,具有相對非常長的旋律音值。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好地吸引廣大聽眾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呼喚性的作用。另外,此特點也可以幫助演唱者更好醞釀情緒,充分做好清嗓開腔的準備。在完成引腔操作后,便進入主題。在整個樂段即將結束的時候,歌曲通常都會以尾腔下滑作為全曲最終的結束。
上下平行對應的雙樂句以及單樂句是在城步苗族山歌中非常常見的歌腔曲體。對于情歌、酒歌以及古歌而言,其通常都是模進樂句以及平行樂句,每節的后幾句通常都作為首句的重現,之后再將部分裝飾音增加到兩節彼此間,從而更好地渲染氣氛,為情感做鋪墊,獲得層層遞進的效果。
(三)襯詞
在城步苗族山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即為襯詞,有的時候還會將襯詞作為對歌曲主題部分的一種補充,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此時,其就會以單獨的樂節或者樂句形式出現。所以,在其基本的樂句甚至于樂句彼此間的連接當中往往會聽到苗鄉人經常使用到“哩”“呦”等襯詞[3],通過對諸多襯詞的運用能夠使得樂句的整體結構更加豐滿。另外,也能夠將其作為潤腔增進歌曲的旋律,幫助演唱者更好地表達出個人的思想情感,提高演唱效果。
(四)節奏
從古到今,苗歌就具有固定的節拍。然而,因為演唱具有一定的風格性以及即興性,所以會使其顯得非常靈活多變、自由。雖然山歌中往往會有一些自由拍子和其他節拍的交替進行,并且也會存在許多快速的四連音與五連音等,但是在充分了解苗民的審美觀點以及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就可以很快準確地把握歌曲中蘊含的節奏韻律。其中,一種散板型的節奏比較常見,即為“頭拍強、二拍弱、三拍次強”,這種節奏類型散而不亂。
(五)歌詞結構
通常狀況下,城步苗族山歌具有非常復雜的歌詞結構,其中包括一、二、三、四、五、七句體以及多句體等,其中非常常見的類型為二句與四句的雙句體。通常狀況下,七言為一句,二句為一聯,兩聯就能夠構成一首,將其稱之為七言四句體。在歌詞結構中,單句體相對較為少見,雖然單句體裁的山歌在聽覺方面極易為人們帶來不平衡的感覺,但是其卻具有非常完整的內容。由于城步苗民在節日聚會或者是在田野勞作時都會即興演唱山歌,直抒胸臆,因此不會太在乎樂段的規整性。
三、城步苗族山歌的分類
城步苗族山歌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具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其涵蓋了苗民們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充分反映出苗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
(一)按照歌詞格律分類
從歌詞格律方面能夠將城步苗族山歌劃分成排歌與四句歌兩種,其中四句歌主要指的是四句成歌。通常狀況下,其是以五字或者是七字作為依據,往往會在苗歌的勞動號子或者是對唱中比較常見。所謂的排歌,與敘事長詩比較類似,通常都是以四句作為一小段,至少十個段作為一首歌[4],例如《千里送情妹》等。另外,也有一些由十句或者是十句以上作為一段,再由十段或者十段以上構成一首山歌,例如《十頁情書》等。此類的歌曲往往都是敘事歌與情歌等。
(二)按照演唱形式分類
從演唱形式方面能夠將城步苗族山歌劃分成伴唱與清唱,其中清唱主要包括輪唱、獨唱以及對唱等。伴唱通常都是在室內完成的,能夠將其劃分成“戲果哈”“戲果林”與采用樹葉進行伴唱的歌曲[5]。
(三)按照體裁分類
從體裁方面,可以將城步苗族山歌劃分為酒歌、情歌與儀式歌等。其中儀式歌是最為有魅力的一種類型,其主要是在一些喜慶活動上,例如嫁娶等演唱的山歌。其中較為流行而且形成風俗的主要包括“賀郎歌”以及“嫁女歌”兩種類型。
情歌也是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苗民會通過歌曲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進行聯姻等。而且也可以結合形式及內容的區別將情歌劃分成苦情、哀情、反情與相思等,共計13小類[6]。
酒歌主要是苗民在收親嫁女的時候,由男女雙方聘請著名的歌師在女方的家中進行演唱的一種長篇敘事歌,要結合人們所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內容,確定其旋律。根據其標準演唱流程能夠將其劃分成“龍船歌”“攔門歌”“敬酒歌”與“賀親”等十個組成部分。伴隨民俗的漸漸演變,當前酒歌也發生很大的簡化。目前,其歌詞內容從傳統的固定歌詞發展到結合曲牌進行填詞,甚至于還會結合原曲牌進行改編創作出新的歌曲等,其中主要是表達苗鄉的青年追求浪漫以及自由的想法.
四、結語
總而言之,藝術是源自于生活,并且用之于生活的。其能夠對某個時代的社會文化生活進行充分的反映。對于城步苗族山歌而言,其是苗民對生活社會以及歷史的一種感受,也是歷史不斷發展變化的一種文化積累,是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我國傳統音樂的重要瑰寶。所以,為了有效地保護傳統文化,那么就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苗族山歌的重要價值,并且實現對其的良好傳承與保護,有效地推動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妍,聶其鳳.論我國民間文藝集體管理組織的構建——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苗族山歌為例[J].法制與經濟,2017,(06).
[2]謝秋菊.湖南城步苗族挖土山歌探幽[J].藝術評鑒,2016,(14):53-55.
[3]王志麗.湖南城步苗族音樂文化研究之賀郎歌探析[J].藝術評鑒,2017,(20):32-33.
[4]匡泓錦,歐琴.城步苗族山歌與新寧瑤族山歌的比較[J].音樂時空,2015,(12).
[5]佚名.城步隆重舉行第15屆六月六山歌節[J].民族論壇,2012,(08):68.
[6]張馳.湖南城步苗族“風俗歌”探析[J].藝術評鑒,2016,(0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