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敏
摘 要:提高生物核心素養需要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主,確定培訓目標,改變教學方式。從形成生命觀念的新課設計、發展科學思維的習題課設計、關注社會責任的復習課設計和深入科學探究的實驗課設計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關鍵詞:生物學;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教學
一、形成生命觀念的新課設計
新課指為學生介紹他們之前并未了解過的新知識與新概念,對生物學學科各模塊核心概念的掌握應在形成進化與適應觀、物質與能量觀、穩態與平衡觀等觀念的基礎上設計以下的思路。
(一)展現生命本質
高中生物學學科的教材中不僅對生物表象進行介紹,還對細胞水平、分子機制進行深入揭示,學生難以快速理解。在高中生物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規律,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當然,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動畫、模擬現實技術等方式演示生理轉變過程,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觀察生命現象的本質。
(二)追問中構建生物新知
在新課設計中需要引入問題探索,把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在設計問題時,需要注意問題難度呈階梯型,讓學生通過考慮問題形成一個相對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從簡單結構到復雜結構,從抽象知識到現實生物世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可以聯想到其他知識,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發現生命活動規律,用課上學到的知識去解釋并解決實際問題。
(三)互動下把握教學重點
在新課設計時,教師應按照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與學生學習能力等實際情況細化教學內容。通過觀察學生日常行為、作業情況,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簡化,重點講解易錯知識或復雜抽象知識,縮短學生需求與開發課程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注意留白,為學生留出時間消化新知識,滿足全體學生學習需求。在計劃的課時內,讓學生了解重點生物學知識,明確教學目標。
二、發展科學思維的習題課設計
習題課指通過經典例題與高考考點,引導學生找到解題思路,學會對問題進行歸納與總結,不斷提高解題技能,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一)重發散,從有限封閉到無限開放
傳統的習題講解特點是封閉單一、注重結果,教師應改變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嘗試選用多種方式解題,使學生在未知答案中搜尋解決思路,發散學生思維,為學生思維多元性選擇留出空間。
(二)設變式,從千頭萬緒到有矩可循
生物學學科內容繁雜,但各知識點之間存在一定聯系。在習題課中進行變式訓練,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發現知識間的聯系。在處理問題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概括與歸納、演繹與推理能力。
(三)搭梯子,從小步前進到大步飛躍
在設計習題課的時候,教師應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教學順序。根據學生最近發展區,一旦發現學生學習困難,及時調出較容易的學習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在遇到大問題時,可以把它分解為多個小問題,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對問題進行一一解決。
三、關注社會責任的復習課設計
學生在掌握一些生物學科知識后,需要利用這些知識討論社會事務。復習課設計需要注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做到學有所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高中生物學復習課教學需要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明確教學目的。但應注意復習課中涉及的問題需要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培養學生對生物學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解構,知識重組
復習課設計不同于日常正常教學,不是根據教材上的順序講解新知識,而是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需要按照學生儲備的知識喚醒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與類比等方式區分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三)多種方式,概括小結
完美的小結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簡明概要、列提綱或思維導圖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構建知識框架。在小結過程中鞏固已學知識,加深理解,便于在現實生活中運用。
四、深入科學探究的實驗課設計
生物學學科會涉及探究實驗,但很多高中因為實驗器材與課時等因素的限制,對生物實驗課的設置較欠缺。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實驗原理與實驗現象間的聯系。
(一)注重展現生物現象和實驗過程
實驗教學的關鍵是仔細觀察實驗并深刻理解科學規律。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難以為學生在課堂上演示生物的活動規律,但現在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演示生活現象,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觀察生命活動。
(二)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階思維能力指以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認知能力為主的綜合性能力,具體包括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造性思維等。教師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分析與討論實驗,并針對實驗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實驗課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學知識,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科學、技術與社會間的關系,清晰地認識到生物學學科與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倫理道德以及環境保護等之間的聯系。
參考文獻:
[1]張先琴.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生物學科核心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3):96.
[2]于佳洋.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設計分析:以《DNA分子的結構》一課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11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