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愛娥
摘 要:學校物理實驗室建設有標準實驗室:力學、電學、光學實驗室;數字實驗室;3D創新實驗室;普通物理實驗室;探究實驗長廊,創建了開放互動的實驗教學平臺,適應新課改多樣化教學的需要。
關鍵詞:多樣化;物理實驗;物理實驗室建設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學校提出國家課程校本化,選修課程個體化、多樣化,目前學校已開設選修課334門,學校科學館除原有的實驗室外,陸續新建了一批高精尖的專門實驗室和發展性實驗室。依據實驗課程引領實驗室建設,實驗室應該是立體的、多維的,本著全面、科學而富有創造性的建構思想,物理實驗室建設有標準實驗室:力學、電學、光學實驗室;數字實驗室;3D創新實驗室;普通物理實驗室;探究實驗長廊,從而建成開放互動的多元化的物理實驗實驗課程基地,有利于開發物理校本實驗課程,實現高效多樣化的物理教學。
一、擴充和完善物理標準實驗室
隨著多樣化物理校本實驗課程的開發,出現了儀器裝備與物理新課程實驗量、實驗類型急劇增加、班級數脫節的矛盾。2014年學校化大量資金在原有的實驗設備基礎上全面規劃,對實驗室進行改造,物理實驗用房的建筑面積、實驗室個數、儀器設備的數量及種類的標準遠遠高于教育部2010年2月發布《高中理科教學儀器配備標準》的Ⅰ類配備標準。每個實驗室內有28張雙人實驗桌、56張凳子。學生分組實驗器材按多于兩套標準配置,同一年級同一分組實驗兩個實驗室同時開放,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擴充到56組,確保定時開放的實驗,每個學生都能同時動手操作。本次實驗室改造中,2個電磁學實驗室課桌全部換成物理綜合性電學實驗臺,實驗時根據具體的需要增加一些相關的電學器材,如滑動變阻器、小開關等,可以完成多種電磁學實驗,使學生分組實驗更加有序而高效。“硬件”改造后,重新布置實驗室。實驗室正前方黑板一側張貼“學生實驗守則”,實驗室后墻張貼學科實驗掛圖,如科學實驗操作方法、電器儀表使用方法等,供學生觀看,使他們從中得到復習,獲得知識,學生可以感受到濃郁的學科氛圍。張貼實驗課桌號,建立實驗小組,定組定位定儀器,上好學生實驗課;同步了解學生桌面的實驗,及時把握實驗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有預見性地做好預防以及補救措施,使實驗有效而成功。
二、建設高精尖的專門實驗室——朗威數字化信息系統實驗室、3D創新實驗室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擴充和完善標準實驗室,又陸續新建了一批高精尖的專門實驗室和發展性實驗室。2015年學校創建8.0版朗威數字化信息系統實驗室,通過建立由傳感器、數據采集器、計算機及相關數據處理軟件等構成的測量、采集、處理設備和與之配套的相應的實驗儀器裝備組成的實驗室,可以囊括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合成與分解、平拋運動、電容充放電與串并聯、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描繪、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雙縫干涉單縫衍射等97個高中物理實驗,實現了數據記錄的時間連續性,實現了瞬間變化“可視化”,使實驗過程和結果更加直觀,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規律。
三、建設發展性實驗室——普通物理實驗室
在物理教學資源的合理整合上,我們將高中實驗課程進行多維度延伸和拓展,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實驗課程。編寫與大學物理銜接的實驗課程和選修實驗課程,學校用30多萬元購買物理競賽試驗儀器設備,建立普物實驗室,實驗室可以完成:實驗一:實驗誤差;實驗二:在氣軌上研究瞬時速度;……實驗三十三:研究亥姆霍茨線圈磁場分布;實驗實驗三十四觀測氫原子光譜等三十多個大學實驗,滿足有特別興趣的學生的探究和研究的需求。近年來,在學科競賽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在近期落幕的2018年美國F=ma物理競賽中,我校高二、高三部分學生首次參賽,獲得佳績,也為學生參加“三位一體”招生拓寬思路,為學生實現夢想,創造更多的條件。
四、建設全開放實驗室——探究實驗長廊
依據多樣化教學的要求,在物理教學資源的合理整合上,因地制宜,聯系實際,體現課程的銜接性、開放性、發展性和整合性。學校在實驗樓的實驗大廳和實驗室走廊,遵循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陳列擺放原則:科學分類、整齊美觀、陳列有序、取用方便,擺放了各種各類實驗儀器。在實驗長廊中學生可以自主實驗,隨時做自己想做的、感興趣的實驗。形成我校實驗室開放形式:全天候開放、定時開放、預約開放。實驗長廊全天候開放,學生自主實驗,實驗過程充滿新鮮感,把單調的實驗變得具有趣味性。可以說,實驗室的開放,可以將高中實驗課程進行多維度延伸和拓展,不僅讓高、初中實驗能平穩過渡,讓初中接觸實驗較少的學生在高中能有一些彌補或溫習的機會;更能彌補定時開放的不足,豐富了學生的課外實驗,促進了學生學具制作活動的開展,將所學物理知識學以致用,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有效利用了實驗室的教學資源,促進實驗教學課程改革和實驗室建設,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實驗課程。
總之,多樣化物理實驗室建設,創建了開放互動的實驗教學平臺,充分整合實驗教學資源,極力為多樣化、個性化的物理教學創設條件,促使教育回歸理性,較快地適應了新課改對實驗教學的需要,實現教與學高效統一。
參考文獻:
[1]劉鑫.如何構建多樣化的高中物理實驗室[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
[2]王寬誠.論新課程背景下多樣化的中學物理實驗室構建策略[J].贏未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