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昌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尤其是教育均衡化發展戰略的實施,讓廣大農村學校教育教學事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學生發展、成才的重要階段,高中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尤為重要,直接決定著農村青少年能否順利通過高考,能否繼續接受更高等級的教育,能否成為一名高素質、高品質的國家所需人才。但是在農村高中學校教學中,還有“后進生”的存在,嚴重拖慢了高中教學事業的更快發展步伐。在此對農村高中學校歷史學科后進生的轉化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農村學校;歷史學科;后進生;轉化策略
后進生,是對差生的新認知,有后來進步的意思。在各個階段、各個種類的學校教學過程中,總會有一部分學生的素質發展或者某一個方面的發展相對滯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生的成績相對落后,或者品行滯后。如果對這些學生采取放棄、漠視的方式處理,必將導致這部分學生與正常發展之間漸行漸遠,甚至可能導致他們走上墮落的道路。如果教師能夠不拋棄、不放棄,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關愛與鼓勵,激發他們的興趣,提升他們的熱情,幫他們樹立堅定信念,必能夠讓后進生獲得更大的飛躍。高中歷史是高中階段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學習歷史可以讓高中生對社會發展趨勢有一個更加明確的把握,讓高中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念,提升學生的價值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后進生的轉化。
一、激發后進生濃厚的歷史學習興趣
高中歷史教學內容都是和學生的距離較遠的歷史性史實和資料,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思維性、人文性、理論性,許多學生會感到學習過程枯燥無趣,難以投入更多的熱情,這也是造成高中學科后進生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保證后進生學習動力的充分激發,教師可以采取多種策略,應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高中歷史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利用多媒體設備,鏈接網絡資源,為學生展示了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的資料,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局部抗戰和全民族抗戰的標志。教師向學生展示《南京大屠殺》《血戰臺兒莊》等影片片段,展示淞滬會戰、平型關大捷、徐州會戰等戰役資料,讓學生了解了戰爭防御階段的歷史;向學生展示《百團大戰》電影資料,展示遠征緬甸的資料,讓學生了解了戰爭相持階段的歷史;展示蘇聯、美國派出軍隊協助中國抗日的資料、美軍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資料、日本簽訂投降書的資料,讓學生了解了戰爭反攻階段的歷史。通過多媒體設備、網絡技術的應用,讓整個歷史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格外濃厚,就連那些最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也興致勃勃,充分保證了學習效果的提升。
二、有效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如果教師采用單純講授、學生簡單聽講的傳統模式開展教學,因為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高中歷史的學習活動中來,所以懶惰心理便會增強,學習的動力也將完全失去,對學習采取敷衍、搪塞的態度。同時,因為農村高中學生對社會發展趨勢的理解不如城市的學生深入,對學習在自己人生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沒有較為明確的認識,這種情形將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必須采取更加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例如,在《日益進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教學中,教師就組織學生開展了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資料、搜索網絡資料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總結出了交通工具從轎子、馬車、帆船等古代交通工具到人力車、三輪車、自行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再到電車、公共汽車、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機械牽引的交通工具的演變過程,總結出了電報、電話的發展過程。這種學習活動形式讓學生完全、深入地參與到高中歷史學習過程中來,同時也讓后進生在學習中有了充分的互動,實現了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用充沛的情感呵護后進生
教育是一種愛的事業,必須融入足夠的愛心,對學生進行呵護,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溫暖,才能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足夠的感情,從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身到高中歷史學科學習活動中來。其實不止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需要關愛,后進生尤其需要關愛。因此教師應當對后進生進行更多的關注,當他們取得一定的成績的時候,教師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可以讓后進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愉悅感與成就感,促使后進生的完美轉化。
總而言之,后進生的存在,對于教育教學事業造成了極大的拖累,同時也讓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處于不利境地,甚至還會讓后進生自身產生自卑、自閉、茫然無措、失去信心的不良情緒,因此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角度入手,多策略并舉,大力實施后進生轉化工程,促進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德亮.黔南民族地區高中歷史教學中后進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2):80-82.
[2]閆芬婷.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差生轉化的策略[J].教育科學:引文版,273.
[3]林冬英.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J].都市家教月刊,20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