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薇
撫州市南豐縣三溪鄉中心小學
語文是學生最基礎又是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在一個班級里,總有一些學習較好的,也會有一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作為教師,要擺正自己的教學態度,看到所有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并且采用方式方法幫助他們,循序漸進地引導,使學困生得到轉化,使他們全方面綜合發展。根據資料顯示,小學生造成學習落后的原因大部分是學習的興趣和教學的方法,而智力方面的占比就很低。這就說明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改進方式方法,建立生動有趣的課堂,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并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產生樂趣從而喜歡上學習。以下三點建議有利于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這句話說的非常正確,只有學生產生了學習的動力,才會樂于學習,對學習走了興趣,如若學生沒有對學習的興趣,那么他就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惱的事情,對學習也產生了厭煩的心理,這樣學習的效果和成績就不會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建設生動有趣的課堂,著眼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要注意學困生的上課狀態,積極鼓勵他們使學生敢于舉手回答問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舉個例子,教師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時,為了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圖片和視頻,為同學們講解有關辛亥革命的事情,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地讓學生知道這篇文章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學習后的想法和看法,其中教師要注重學困生的動態,鼓勵他們站起來回答問題,無論對錯,并且教師也要積極地給予學困生嘉獎,這樣他們就增強了自信心,從而就找到了學習的樂趣,課堂的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
根據調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除了對學習的興趣不高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找不到學習的良好方法。學習方法對于學生來講其實是很重要的,有些學生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他們平常看上去不用心,但最后的學習效果卻很強,用同樣的時間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也可以讓這些學生分享一下自己的學習經驗,以便大多數的同學學習,除此之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的學習方法。舉個例子,教師在教學文言文《晏子使楚》時,可以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要通讀課文,把握文中每個字詞的讀音,例如“酣”“縛”等生詞;其次,通過讀課文要查找自己不了解的詞,例如“賜”是賞賜,給予的意思,“熙”同“嬉”,是開玩笑的意思等等;之后,還要能夠翻譯文中的重要句子,例如“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這句話翻譯為“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子相像罷了,他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然后,學生要能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最后,學生要知道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這樣才能叫做完整的學習、真正的學習。像這樣學生逐漸就可以掌握學習古文的方式方法,從而達到學困生轉化的效果。
在教學當中,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合作學習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既可以讓學生們互幫互助,取長補短,還能讓學生們與同伴之間友好交往與交流,因此,教師可以在班級實施“一幫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習較好的同學幫助學困生組成一組,從而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學困生的轉化。就比如說,教師在布置讓學生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的作業時,就可以讓同學們組成“一幫一”小組進行背誦。這樣學困生既可以從較好學習的學生中獲得經驗,而且也會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困生也會有所提升,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教育目標。
雖然現在還會有許多的學困生存在,但是經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這樣的狀況一定會有所改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良好方式,從而使學困生越來越少。
[1]高華蕾.關于小學語文學困生成因與轉化策略的研究[J].基礎教育,2014年第17期.
[2]湯彩艷.成才視野下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分析[J].語文建設,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