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昉 柳舒紅
【摘要】新高考英語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的變化,無論是對學生還是老師都無疑是全新的挑戰。因此,改革傳統英語授課形式,開展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全面了解新高考英語課程的改革內容,積極開展高中英語課內作業的設計工作,引導學生在學習興趣、動機、方式以及投入精力上都要做相應的調整,保證課內作業與新高考時間做到有效銜接,實現新高考背景下素質導向、全面考查,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全新改革和飛速提升。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 高中英語 課內作業 有效設計 落實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110-02
從新高考改革新政上看,在考試內容方面,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強調“一體四層四翼”。即在高考中更多考查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落實到高中英語課內作業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需要高中英語老師增加關于英語詞匯量的作業內容,增加關于聽力訓練的多元化操練,注重教材課內作業模式的設計與安排,將實用性與時代性相結合,有效迎合新高考的改革要求,全面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新高考改革的內容
從2014年秋季開始,國務院聯合教育部共同實施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行英語學科的考試形式社會化。2017年在全國省市推行高考英語一年兩考制度,學生可以自愿選擇參加一次考試或者兩次考試,取最高考試得分為高考成績。在此次新高考改革制度中,考試內容的基本框架沒有大的改變,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才能應對各種形式的英語考試,新高考改革更加強調英語學科作為語言工具的實際應用,需要回歸到學科應有的教學位置上,突出英語基礎知識、基本學習能力及新課標的基本要求[1]。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內作業的有效設計
(一)關注“分層次”彈性作業的設計
在新高考改革中,錄取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標準,從以往的單純以一次考試論英雄,變成了依據三門學科高考成績、依據三門自選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來選取學生最終成績。此外,高校還需要參考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即實施“兩依據一參考”的新高考改革政策。
因此,結合新高考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需要教師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彈性作業設計,依托學生的個體差異、水平高低、作業難易來規劃具體作業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參加新高考英語考試時間來選擇要做哪個層次的作業。此外,結合新高考改革對于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教師應該積極豐富課內作業的設計手段和設計內容,注重選擇合作教學法、分角色朗讀法和游戲教學法來落實課堂教學中的聽、說、讀、寫等作業內容,保證優等生能夠自由選擇英語作業,中等生能夠重點選擇英語作業,而差等生能夠輕松選擇英語作業。
(二)抓準“靈活性”特殊作業的設計
在新高考改革中,在明面上,英語學科采用社會化考試,退出了統一的高考考試時間,但是其競爭壓力變得更加殘酷。名校對于高中生英語學科成績的要求更加具體,也促使學生只有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贏得更好的考試成績。一些家長錯誤地認為高考不考英語了,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只是英語學科的教學方向發生了轉變,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需要教師在課內作業中抓準“靈活性”特殊作業的設計,更加注重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和聽說能力。
在高中英語課內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開展關于英語詞匯量的設計工作,積極拓展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準備一個詞匯本,認真記錄每一個單詞的音、形、義和用法,從而能夠滿足新高考改革對學生詞匯量的突出要求;對于那些典型的錯誤語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補充到“特殊”作業本中,加強課堂學習和課后鞏固,保證特殊作業能夠成為學生課堂學習和復習鞏固的學習利器。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內作業的落實措施
(一)加強課內作業與新高考時間的有效銜接
面對新高考改革中英語一年兩次考試的機會,英語老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作業落實措施,合理安排各年級段的課內作業內容和沖刺節奏,以滿足高中生在規定時間內發起向第一次考試的沖擊。因此,需要從高一和高二就開始加大課內作業的教學質量和實施策略,保證每一學期每一模塊的課內作業,都能和高考知識點做到提前銜接,梳理出高考的重點、難點,直擊高考,真正做到課內作業的有的放矢[2]。
根據表3-1的落實措施,在基礎型作業類型方面,高一年級的英語基礎型作業主要是有效進行初高中銜接,突出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和作業趣味性建設。高二年級的英語基礎型作業主要集中在英語考試知識點的演練和學習差距的縮小,增加基礎型作文題型和策略。高三年級的英語基礎型作業強化開展高考重點、難點作業題型演練,增加有針對性的分層次作業訓練。
在拓展型作業類型方面,結合新高考改革中英語考試重點和考試題型的改變,高中英語拓展型作業類型應該向著聽、說、讀、寫綜合作業方面進行轉化,積極運用交際性課內作業、任務型課內作業等作業類型來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學會采用英文經典閱讀+問題討論的作業類型來提高學生英語素養和綜合素質[3]。
(二)實現新高考背景下素質導向、全面考查
在新高考改革中,倡導以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培養導向,強調對于高中學生英語詞匯、英語語感、英語語法、英語思維、英語想象力的全面考查,進而能夠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積極引導。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內作業落實措施中,應該尋求以下幾點的創新策略。
首先,在英語聽力部分,高中英語課內作業應該認真考慮新高考改革中關于where、why、how、when和what的考試題型和改革內容,在課內作業中設置各類作業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多個角度去思考英語聽力所強調的知識點,全面考查學生的英語知識獲取能力、聽力內容的判斷能力、聽力作業理解和概括能力[4]。
其次,在閱讀理解部分,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在全面理解閱讀教材的基礎上,總結閱讀作業的設計主旨,并根據問題引導內容,具體解讀閱讀作業中的考查知識點,快速準確地找到對應的答案,在課堂上有效檢查學生的英語詞匯儲備、語感理解和分析概況能力。
最后,在完形填空部分,新高考改革中的完形填空類型都是故事材料,而每個問題選項都是獨立完整的題型。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內作業中積極設立各種故事題型,指導學生根據故事材料的上下銜接,積極尋找到正確的解題答案,仔細考查學生對名詞、介詞等詞類用法的掌握,也提高學生英語邏輯判斷能力、故事情節判定和綜合理解能力。
四、總結
目前,我國的新高考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它對于高中英語課內作業的設計和具體落實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高中英語老師認真結合新高考改革的要求,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加強課內作業分層次、趣味性、靈活性的設計工作,保證高中英語基礎型作業類型和拓展型作業類型都能有效銜接新高考時間,實現高中英語聽力部分、閱讀理解部分和完形填空部分的全面考查,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和綜合素質,為高考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葛炳芳,夏谷鳴,周瑜,費勝昌,朱旭彬,朱崇軍,樊厚義,王東君.探討英語高考改革“第一考”[J].英語學習.2017(01)
[2]杜文軍,張婷婷.英語在高考中“倒退”現象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5(04)
[3]束定芳.外語高考改革新攻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
[4]曹竹.關于英語改革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