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苑 吳連愉 劉錦鴻 黃曉婉 李綺雯 葉曉瑜

【摘要】近年來在校學生已然成為消費市場上的主力軍,特別是在各大高校里,女大學生對時髦服裝的需求伴隨著淘寶等平臺的興起而急劇攀升。而實體服裝店也是女大學生出門必去之地。本文通過分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以下簡稱南國商學院)服裝市場發展現狀,并結合“MY衣坊”項目在南國商學院調查、經營的實際情況,為高校服裝市場發展中的問題提供相應對策。
【關鍵詞】女大學生 服裝市場 高校
一、高校服裝市場現狀
(一)準入門檻低
對于高校服裝市場而言,準入門檻低,特別是校園網絡發達的今天,許多女大學生做起了微商,專門銷售自家生產的服裝。另外高校里紛紛提供創新創業交易平臺,以南國商學院為例,學校每年舉辦幾次跳蚤市場交易、創業實戰大賽以此做為市場讓學生進行交易閑置物品,旨在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只要你有想法,有物資,立馬便能投入高校服裝市場。而廣東省教育廳更是每年都舉辦一次“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并通過對優秀項目進行立項,給予一部分創業啟動資金,“MY衣坊”項目便是借此發展起來的。
(二)市場需求大
據調查發現,高校女大學生對服裝需要大,特別是對于一些月生活費較少的學生,更是希望以低價買到合適的衣服。以南國商學院為例,在校女大學生超過一半學生每月服裝消費在100-300元之間,而大多數女大學生月生活費只有1200元左右,購買服裝消費占生活費比重約為8.4%-25%。另外對于二本民辦院校來說,大多數高校地址位于偏遠山區,校內外服裝實體店少,“MY衣坊”項目在南國商學院發展空間大,市場需求大。
二、高校服裝銷售的缺陷
(一)資金短缺
高校服裝銷售大多是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南國商“MY衣坊”項目為例,該項目如果沒有省里創業資金的支持,很難有實際的衣服呈現,只能停留在設計階段,盡管在此階段能向學生介紹款式,但沒有實際的服裝讓消費者及時試穿,只能停留在計劃階段,這會對 “MY衣坊”項目的品牌大打折扣,也會造成資金鏈短缺使得生產銷售中斷。
(二)品牌效應
高校服裝銷售一開始由于資金短缺,宣傳力度不足,一般只能借助微信平臺在學生互動群里宣傳。或者自己撰寫的微信推文,而該類平臺需要學生微信掃碼關注,多數同學會置之不理,因而難以達到覆蓋全校的效果。此外,大多數女大學生并沒有對此引起注意,即使知道有“MY衣坊”這個名詞的存在,但卻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即便知道也并不能得到認可,女大學生更愿意上淘寶等第三方平臺有保證的平臺購買服裝。因而高校服裝銷售難以形成有利的品牌效應,品牌效應的缺失直接導致銷售量的降低,而銷售量降低又會引起資金短缺,形成惡性循環。
(三)服務不周到
這主要體現在女大學生退貨和換貨不方便,購買的服裝不能及時收到等方面[1]。網上購買服裝如此,盡管高校服裝銷售不合適消費者容易退貨,不需要承擔退貨運費等,但大學生銷售者想把貨退給生產商就比較困難,會因為上課不能及時回復信息等其他外在原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會影響該品牌的形象。
三、促進高校服裝市場發展的建議
(一)籌集資金
資金缺乏對于每個創業者來說都是“硬傷”,特別是大學生創業。以南國商學院“MY衣坊”項目為例,項目可以通過以“股份”形式吸引投資者,找志同道合的同學入股,從而籌集資金。另外因為是廣東省立項項目,可以尋求學校提供必要的宣傳渠道,比如學校官方網站或者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這一方面能減低宣傳費用,減少不必要的資金,另一方面提高可信度。
(二)構建品牌
高校服裝銷售基本上都是以網絡銷售開始,而微信推文、銷售網站成為不可或缺的宣傳媒介。而一個網站、一篇推文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心情。特別是女大學生更明顯,比如網站的整體顏色變化,logo的變化、導航等。針對高校服裝市場分析,大部分是女大學生,所以網站、微信推文的背景應該搭配鮮艷的顏色為主調[2]。而微信推文的內容術語運用一些網紅用語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眼光,且微信推文圖可以加上學校演唱會的女歌手,讓她成為合伙人并出任服裝品牌的代言人,這樣讓消費者覺得更貼切。另外,高校服裝可以加上學校的一些文化元素,從而引起共鳴,到達宣傳的目的。以南國商學院“MY衣坊”項目為例,服裝內容可以加上南國商學院的校訓“明德尚行,學貫中西”等,從而提高服裝的品牌效應。除了一些大品牌服裝之外,可以適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裝,有些消費者青睞于符合個性化的服裝[3]。
(三)完善服務
高校服裝銷售由于在校內,便于消費者與銷售者進行溝通。以南國商學院“MY衣坊”項目為例,銷售者可以先拿樣本到消費者宿舍,讓消費者試穿,從而減低不必要的退貨。另外項目負責人可以提前更物流快遞公司合作,及時處理退貨換貨,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高校中可以通過訪談的方式,時不時向女大學生了解近期服裝需求,如夏季快到了,喜歡哪一種款式、哪一種風格,從而及時更新,滿足女大學生的需求。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高校服裝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廣闊。但也存在不少缺陷,資金不足,難以形成品牌效應,服務力度跟不上等,只有從各個方面逐步解決,才能讓高校服裝項目在高校服裝市場立足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張夢芝.服裝銷售中的網絡營銷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6.
[2]尚平泉,黃毅,夏志英.網絡營銷對服裝銷售的影響[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7,30(01):33-36.
[3]董雪峰,張海泉.網上服裝銷售的對策研究[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2):26-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