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宏 鄭鈺洲
摘要:隨著大規模生產的快速推進,大量的產品投入市場,產品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那些涉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如食品、家用電器、機電設備、嬰兒用品、婦女用品等產品質量問題關系到國民經濟社會穩定的國家重點工作。提升產品質量,提升消費品質量供給水平,早在1985年,國家就創建了產品質量監督制度,要求產品質量監督的相關機構、消費者和組織應按照一定的技術標準,對產品的質量進行考核、評定和鑒定。加強企業的質量管理,嚴格按照質量標準進行生產,保證所產出產品的質量水平,維護消費者和用戶利益。
關鍵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標準化 信息化建設 研究
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重要意義
1.促進生產企業的發展。產品的監督和抽樣可以促進質量標準企業的健康發展。對每一個產品的監督抽查,然后相應的抽查結果將通過互聯網、報紙和其他媒體發布形式,通過媒體宣傳和報道,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產品銷售,也可以提高企業的意識同時,它是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方便消費者的選購。通過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這種方式,對大眾消費者的行為進行一定的誘導,這可以方便消費者選購。消費者可以通過新聞、報紙等渠道了解合格產品的信息,從而引導消費者選擇具有合格產品的產品,從而促進消費者的購買。
3.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通過監督抽查系統的開發和實施,使整個生產行業的質量水平進一步提高和提高。通過相應的媒體對產品質量監督的結果發布和宣傳,可以使消費者對合格的產品有一個理性的了解。當消費者選擇產品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這種產品。這樣,具有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從長遠來看,產品的生產企業將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質量,這對于提高整個生產行業的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4.提高了市場對于產品的認可度。對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可以使生產企業獲得一定的效益。對產品的監督抽查、國家有關專項資金的撥付、抽查工作委托合格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實際操作,由當地質檢總局進行合作。對于該產品的生產企業,本公司不收取任何抽樣過程的費用。通過檢查產品的質量,我們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使產品的質量更有說服力,從而提高市場對產品的認可度。
二、存在的問題
1.以罰代管的問題。以罰代管是各行業組織普遍存在的現象,關于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來說,它影響了檢查的權威性和公正性,但行政處罰也是辦理部分的重要手法之一,長久以來,質監部分每年都有收入目標,并逐年增加,以收入多少來查核工作成績,而短少其他有效的管理手法,致使質監部分與出產企業存在較大對立,質量較好的企業訴苦質監部分辦理不善,沒有為企業發明杰出的公正的競賽環境,而一些質量較差的企業則以為,只要交了罰款,就沒事了,就能持續出產了,因為出產假冒偽劣產品的本錢較低,所以呈現了優不勝、劣不汰的局勢。
2.企業消極應對的問題。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是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查驗檢疫總局令第133號進行的,其間《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經2010年11月23日國家質量監督查驗檢疫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并予以發布,自2011年2月1日起實施。其間第十七條規則,對被檢查的樣品必須由抽樣人員在市場上或許企業制品倉庫內待銷的產品中隨機抽取。抽取的樣品必須有查驗合格證明或以其他方式的標明產品合格的證明。在進行產品監督檢查時,一些企業對本企業庫房中存放的樣品謊報還未查驗或許工藝未完成,還不是合格品為由對監督檢查作業進行推諉阻撓,而其他企業也仿效,影響極端惡劣,導致檢查作業嚴峻受阻。影響了監督檢查作業的公平公平。另一部分企業在得知監督檢查的消息后,搬運或躲藏樣品,導致抽樣基數不足,然后致使無法檢查。
三、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標準化及信息化對策建議
1.針對空白領域制定關鍵技術標準。從數據反饋的結果來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數據項和數據內容各地不統一,由此可以看出,在監督抽查的具體實施過程中,缺乏對實施細節的管控,如是否應把產品對應的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的標準號、不合格指標偏差情況、送檢企業、生產企業、抽樣數量等納入采集及公示范圍,各地質監部門有不同的做法,因此,應針對標準未覆蓋的空白領域,制定并發布系列技術標準,如《監督抽查采集數據項規范要求》《監督抽查結果公示規范要求》《監督抽查產品數據分類編碼規范》《監督抽查數據采集規范文件目錄》《監督抽查數據采集規范質量溯源》《商業企業誠信計量數據規范》等。
2.提升產品質量標準技術水平。應進一步加大對產品質量相關規范制修訂作業的人員和資金投入,以習慣產品更新換代對監督檢查作業的要求,及時將新產品和技能改造的科技成果納入規范研討。同時,應縮短產品質量規范的復審周期,依據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新要求,以及觸及安全衛生事端的質量原因,及時修訂相關檢測、合格目標,盡量防止規范更新滯后的現象,并與世界市場上要求的同類產品目標進行比對,找出各項技能參數的差異,提高產品質量規范的整體技能水平,為監督檢查作業的威望公平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保證。
3.建立統一數據交換共享的標準化運作平臺。為保證渠道數據的相互交換和同享,應開發產品質量監督檢查辦理體系軟件,讓各地質監部分一致使用該辦理體系,完成在線錄入、實時上傳,對照體系要求進行監督檢查標準化運作,一致數據采集標準、數據上傳標準、數據公示標準、并對數據完成動態辦理,對渠道信息進行定時更新與保護。經過統籌規劃,擬定一致標準,打造一個具有公信力的公益性產品質量查詢渠道,為消費者購買到質量穩定的產品供給信息參閱,為政府監管供給威望參閱,然后推進企業自覺實行產品質量主體職責,繼續提升產品質量水平,促進企業誠信運營,營建質量共治的稠密氛圍和杰出的消費環境。
四、結語
產品質量檢查的順暢履行需求多部分的協作,只有各部分通力協作,才能提高監督檢查的有效性,才能提高產品質量,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