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已受到全黨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推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努力把高校升學與就業壓力轉化為技術人力資本,拓展就業渠道,已成為教育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做為職業教育自身也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質量,才能更好的配合職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 職業教育;信息化;數字化教學資源
1、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發展的背景
《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教職成[2012]5號)中:“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戰略部署,切實推進職業教育廣泛、深入和有效應用信息技術,不斷提升職業教育電子政務能力、數字校園水平和人才信息素養,全面加強信息技術支撐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能力,以先進教育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以信息化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并提到,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是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是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支撐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基礎,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信息化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及普及,使得學校的網絡教學環境初步形成;作為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載體-- 數字化教學資源,它的建立對職業學校的課程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創新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最近幾年來中等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2、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對職業教育信息化的認識程度正在逐步增強,各級教育主管單位用不同的形式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大賽、微課制作比賽,積極推動中等職業學校參與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從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職業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學校數字化資源的建設與發展。
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廣泛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有效推動了職業學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有效地推動著職業教育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與困難。
⑴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缺乏合理的統籌規劃
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網絡課程、數字教材和虛擬仿真實訓教學軟件,資源應具備系統性的課程體系,需要按照職業教育教學課程教學主線建立相關資源。在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要形成課程資源導航結構。
鑒于職業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復雜性、科學性、先進性、交互性、易用性等多方面的特點,而國家級、省級層面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的缺失,導致各地市、各職業學校和相關企業都以“點”的狀態開發建設中職數字化資源,缺乏資源建設統一標準、缺乏資源建設平臺標準、缺乏中職特色,經過十多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后,下一步的投入方向、整體目標不明,暴露出不少隱患,阻礙了很多中職學校信息化向深層次發展。
⑵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缺乏完善的機制
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如果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對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將直接下屬學校教學的整體規劃和部署的機制建設不健全,缺少相應的保障機制、建設機制、激勵機制、評價機制。
⑶優質資源的匱乏
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方面,雖然有些中職學校也是花了不少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來搭建自己的校園網,建設自己的學習平臺、課件庫、習題庫,但是由于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所做出的數字化資源良莠有別。因此,優質的、可以拿來就用的教學資源就顯得很匱乏。有相當一部分中職學校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就是一些素材的堆砌,缺少學生樂學、教師樂用的技術含量較高的教學資源,甚至出現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資源平臺、學習平臺閑置不用的情況。
⑷數字化教學資源缺乏有效的運用
有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在上課時,雖然用到課件,但最常用的還是PPT,對于一些相對復雜的三維動畫、網絡課程以及虛擬仿真等,還是一籌莫展,甚至有了想法無法實現,整體表現為數字化應用水平落后。
同時,中等職業學校的老師們由于年齡上的差異、所教專業的差別、網絡和多媒體使用水平的參差不齊,導致大家在教學中對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也不盡相同。有些年輕老師接受能力強,覺得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學效果好;而一些年齡稍大的老師,則更習慣于傳統的板書教學。另外,學生也更習慣于上課聽老師講課,對于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也沒有形成習慣。
總體來講,中職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盡管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是我們仍然要清楚地認識到當前存在的問題,從理念跟進、機制建設、隊伍開發、應用方式等方面不斷加強,逐步實施。
3、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向更深層次發展
⑴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相關部門,統一規劃
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由于涵蓋多個專業領域,涉及多種現代信息化技術,任何一所中等職業學校根本無法獨立完成一個完整專業體系教學資源的建設。因此,各個中等職業學校需要統一規范,選擇自己的特色專業或重點專業,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教學資源建設,這樣才能加快建設進度、提高效率,形成資源共享。這就需要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成立數字化資源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教育部門要組織各個中等職業學校和相關企業,引入“政府主導、企業指導、學校參與”的合作理念,推行職能合作體制,開展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工作。同時,為防止不同學校重復建設相同專業教學資源,避免資源的浪費,教育主管部門可根據各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特色和專業特長,統籌規劃,集中財力、物力建設專題教學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
⑵建立相關的制度,統一管理
為確保數字化資源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制定完善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制度和標準開展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明確政府、企業、學校的職責,通過權威專家團隊編制的建設標準來指導企業、學校建設數字化資源。
⑶完善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隊伍
一是要重視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管理隊伍的培養和發展。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隊伍在推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中起著核心與主導作用。特別是上級領導要通過培訓更新信息化建設理念,拓寬建設思路。再者是中等職業學校的一線教師,他們承擔了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工作,如缺乏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就會出現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困難、質量不高、使用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快學校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培養,加強一線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和信息化應用技術的培訓,提高學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水平。同時,引進專業的信息化技術人才也是提高學校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捷徑。
二是加強教師關于數字化資源建設的理論與技能培訓。專任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和運用的關鍵。學校要結合本校師資的現狀,開展相應的培訓課程。
⑷通過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
無論是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平臺建設還是教學資源的制作,必須與企業緊密結合、共同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平臺由學校提供框架結構需求,企業提供技術開發平臺;教學資源的制作,更需要與企業共同參與制訂職業標準、職業崗位技能點,教師進行教學資源的設計、整合與制作,特別是部分技術含量較高的教學資源如動畫、仿真、三維、虛擬現實等還需要企業的技術支持。這樣由校企緊密結合開發的教學資源,才能獲得行業企業的認可。
⑸高度重視數字化資源建設最后的評價工作
為保障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順利開展,必須制訂詳細的評價標準,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教學資源建設評價標準應包括硬件基礎設施,軟件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信息化隊伍建設、機制建設和經費投入等方面。完善的評價評估標準,對推動學校整體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意義重大。
4、展望
目前,隨著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逐步得到應用。滿足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教學需要,具備科學性、先進性、交互性、易用性等特點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將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更新的綜合性的系統工程。綜合上述分析,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核心是機制建設,健全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管理隊伍是關鍵,校企合作開發和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建設的重要抓手和途徑。